随便推荐

新书推荐

细胞生命的礼赞

《细胞生命的礼赞》是耶鲁大学医学院院长刘易斯•托马斯撰写的科普散文集,29篇科学性与文学性兼备的科普散文,均原载于医学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刘易斯•托马斯是一位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家,他极富想象力,温情脉脉地从细胞驰骋到广袤的宇宙,表达出了对生命的真挚之情。书中刘易斯・托马斯从自己毕生研究的领域切入,以渊博的学识和举重若轻的笔法书写,对整个生物学界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他所探讨的远远超过了生物科学知识,更是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思考,对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进行的深刻反思,深深地影响了中外几代科学家,被誉为西方现代医学史、医学哲学的思想根源。

时代经典,历久弥新。这本影响了无数人的经典在断档多年后,终于重装上阵,新版采用全新译本,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医学史、理学博士苏静静倾力打造经典译文,精准传递作者深远的洞见和源于对生命透彻理解的无限能量。

---------------

【编辑推荐】

1. 大师之笔。“现代免疫学和实验病理学之父”“诗人科学家”刘易斯•托马斯的经典科普散文集,所有文章均原载于权威医学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影响中外几代科学家,被誉为西方现代医学史、医学哲学的思想根源。

2.科学性与文学性高度融合。一个优秀的观察家,用意想不到的视角敏锐地观察芸芸众生。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伟大与神奇,捕捉了自然界的谐趣,洞悉了自然界无处不在的共生关系。一本小书,洋洋洒洒,见微知著,说尽世间万物。

3.口碑上佳。本书自美国首次出版后,有口皆碑,媲美《自私的基因》《所罗门王的指环》,读者评论:“形成我世界观的一本书”、“大师手笔,学到的不是knowledge,而是vision”、“诗一般美丽、剑一般犀利的语言”……

4.时代经典,历久弥新。时隔40年多后的今天,那些意义深远的洞见给人以积极的启迪和力量,仍令人拍案叫绝。断档多年,无数读者望眼欲穿、翘首以盼。

5.全新译本,经典重塑。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医学史、理学博士苏静静倾力打造经典中文版译文,精准传递作者深远的洞见和源于对生命透彻理解的无限能量。

6. 北大医学史专家专业加持。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馆长张大庆教授作序推荐。医学生、科普爱好者一定要读。

7.本书作为生物学经典,此前版本曾被《人民日报》推荐生物学入门书,入选《中国教育报》发布的适合初中生的经典书单、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推荐阅读书籍清单,非常适合学生党课外阅读。

8.耶鲁大学医学院教授、TED演讲人、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者舍温·努兰,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博士,苏格兰年度图书奖获奖作者加文·弗朗西斯等人,均在其获奖作品中援引用本书的内容。

---------------

【名人推荐】

《细胞生命的礼赞》展示了托马斯既具有科学家的远见卓识,又富有诗人的机智与典雅;既反映出作者天生的乐观主义,又呈现出其对现实的幽默与讽刺。他留下的科学人文或医学人文作品,依然会促使读者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探究自然世界的奥秘。

——张大庆(北京大学教授)

命运(畅销400万册《皮囊》作者蔡崇达长篇新作。刘德华、韩寒、白岩松、李敬泽、程永新联袂推荐!一个人的无常,所有人的命运。)

编辑推荐:

继畅销四百万册的非虚构作品《皮囊》之后,睽违八年,蔡崇达携长篇小说新作《命运》重磅归来!

献给想要改变命运的你:“只要活下去,命运终是赢不了我们的。”

◇李敬泽作序,刘德华、韩寒、白岩松、程永新联袂推荐——直面人生本质命题,直抵人心的惊喜之作。

◇大海追问生 在海边的人,一如命运追问我们:你的人生,是要去冒险“讨大海”,还是就安逸“讨小海”?你想要怎么活?你找到要成为的自己了吗?

◇书写一个人的无常,看见所有人的命运:以《皮囊》核心人物阿太跌宕百年的传奇人生为主线,那些与命运咬牙切齿的搏斗,那些沉默寡言的爱与矢志不忘的告别。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也是我们每个人命运的回声。

◇穷尽一个女人为改写命运所能做的全部努力,召回一个中国人内心失落百年的精神故土。她对命运不服过,不信过,与之搏斗;她的人生得到过、失去过,始终“我命由我”;她生下了自己的命运,这人间她来过,她永不再回。

◇有些人是慢慢懂得爱为何物的,而有些人是一瞬间才懂得爱的。找到爱之前,要先找到自己:“想过不同人生的人,生活过不到一起去。”

◇如何面对死亡,就如何面对生活,如何面对时间。知道了如何死去,才知道如何活着。“好的死亡就像熟透了自然从树上落下来的果子,死的时候,世间和自己都没有伤口。”

◇我们都是听着别人的故事活下来的,看向故事里我们的历史与来处,就能望见我们的选择与未来:“人的灵魂就是这故事长出来的。人以一身又一身的皮囊,装这一个又一个故事。”

◇《皮囊》是命运刺破人生的苦痛,《命运》是皮囊孤勇一搏的选择。《命运》超越了《皮囊》,并向文学的本质命题深深一跃。

◇典藏精装,小巧开本搭配质感双封,以轻盈之姿传递厚重命题。

◇众生艰辛,多少人如此艰难而又必须沉默地蹚过一个又一个日子;命运如海,人心有了羁绊,才有了着落。一本让你痛哭、给你力量的心灵故事,读罢才发现,那眼泪竟是为自己而流。

内容简介 :

《命运》是蔡崇达继《皮囊》之后,时隔八年潜心创作的长篇小说。

《皮囊》里的那句“皮囊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正是出自《命运》的主人公,阿太之口。《命运》以九十九岁的她一生的故事为主线,串联起福建闽南沿海小镇几代人的人生故事、命运选择与时代浮沉。

全书以阿太的五段回忆,切入时间长河中人们不得不直面的一个个本质命题:

层层浪:你们就此没有过去,只有将来——

当原本稳固的活法被打碎,给人庇护的传统秩序被割裂,陷入巨大无常中的一个个单薄的人,要如何活下去?内心的安宁要放置在何处?

海上土:灵感是浮游在海上的土——

羁绊和意义是人心灵的压舱石,当生活的浪头打过来时不至于被掀翻。阿太生命中那些失去了压舱石的人,被命运一个个顺水推舟地带走了。而此时的她,尚只有十六岁。

田里花:想结果的花,都早早低头——

背负着“无子无孙无儿送终”的命运预言,她成了亲,有了婆家与丈夫,抱养了孩子。但见过命运的人会明白,命运的激流从未停止,人在其中并不知晓,哪一次告别,就是诀别。

厕中佛:腐烂之地,神明之所——

时代的巨浪之下,如何守住内心的清明与信仰?这世上容易的活法,就是为别人而活。而如果那人恰好也是为你而活,那么日子再苦,也过得像地瓜一样甜了。

天顶孔:要么入土为安,要么向天开枪——

阿太的故事走到了落幕时分,死亡成了她亲密的旧友。她终是生下了自己的命运,成为自己命运的母亲。这人间她来过,她永不再回。

媒体评论:

这是一部关于底部的书。

在个人的生命里、在我们的共同生活中,那些在底部暗自运行、从根本上支撑着我们的信念;那些让我们在有限的选择和浩大的无常中站立着、向前走去的力量;那些让我们相信生活和生命自有意义的、内心的神灵。

树意识不到它的根,树枝和树叶欢快地迎向天空,但树的生长、伸展其实来自于它的根。泥土中的力量引领我们向上。

所以,《命运》终是关于“根”的,耐心的、千回百转的讲述,是一次远行——向着我们的根、向着我们精神的故乡和远方。

——李敬泽

崇达在英语世界的亮相是如此炫目,他所描绘的那不断变化的中国肖像引人入胜。他的作品闪耀着一位优秀小说作者的聪明才智。

——美国《出版人周刊》

感人至深……蔡崇达对至亲之人的深深敬意与爱意,在他笔下那些动人而凄美的形象中熠熠生辉。

——美国《书目杂志》

蔡崇达的作品是根据当地的民间传统写成的,一部不折不扣的现代小说。它不仅在类型上相当罕见,在翻译著作中,尤其显得独特。它帮助读者发现大多数人看不到的生活,这种共情的建立能够跨越国界,跨越文化,跨越语言。

——迪伦·金(《皮囊》英文版译者)

莱姆狂想曲

【故事简介】

如果没有智慧,人类原本可以进化得更完美。

为政府服务了数十年后,军事计算机“泥人”造反了。

它曾作为zui高司令官,指挥跨国军事行动。

如今却当众羞辱议员,拒绝与军方合作。

然后,就此沉默不语。

“泥人”再度开口,却面向全人类,道出惊人之语。

人类智慧是一个陷阱?

人类文明是一场赌博?

人类进化是一连串错误?

…………

如果这才是进化的真相,所谓“人类是高等生物”,岂不成了荒诞的笑话?

5支细思极恐的未来狂想曲,5篇嬉笑怒骂的后现代寓言。

【编辑推荐】

◆莱姆,科幻界的博尔赫斯!

智商180,通晓7国语言,作品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畅销4500万册。

如果有朝一日科幻作家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非莱姆莫属。——《纽约时报》

莱姆影响了刘慈欣、道格拉斯·亚当斯、厄休拉·勒古恩……

莱姆作品启发了《黑客帝国》中的“红、蓝药丸”概念。

◆如果没有智慧,人类原本可以进化得更完美。

翻到第135页,只读28个字就让你脸上发烧!

人类智慧是一个陷阱?人类文明是一场赌博?人类进化是一连串错误?

◆硬核科幻*哲学思辨*怪诞幽默*辛辣讽刺。

够黑——黑色幽默,讥讽揶揄,让我等人类面红耳热、坐立难安;

够狂——超前时代,大胆预言,天才的思维超越凡人想象,只能膜拜!

◆精美双封面典藏版,科幻迷必入经典。

莱姆御用插画师Daniel Mróz授权封面。

著名科幻学者江晓原撰写序言,带你领略莱姆的思想深度与语言魅力。

莱姆基金会授权,收录多张莱姆珍贵照片。

随书附赠莱姆照片明信片。

◆他有一种奇妙的想象力,是真正独一无二的。——《三体》作者 刘慈欣

【名人评价】

◆如果有朝一日科幻作家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非莱姆莫属。——《纽约时报》

◆他有一种奇妙的想象力,是真正独一无二的。——《三体》作者 刘慈欣

◆无论是语言的驾驭、想象力还是塑造悲剧角色的手法,(莱姆)都非常优秀,无人能出其右。——库特·冯内古特

◆波兰的不世出的小说大师、科幻大师、未来学家、很古怪的哲学家。 ——梁文道

◆莱姆是当今活跃的作家中zui智慧、zui博学、zui幽默的一位。——《发条橙》作者 安东尼·伯吉斯

◆莱姆是科幻小说中的巴赫,他在本书中对基本主题进行了一系列变奏。——《纽约时报》

◆人们可以通过莱姆的作品来探观整个宇宙。——《纽约时报》

◆不要在这本书里寻找故事,或任何正统意义上的小说——但这是一种奇怪的、令人满意的娱乐,无与伦比的莱姆在书中从各个方面展现着他的深刻、挑衅、幽默感。——《科斯克书评》

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

你能想像未來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嗎?

韓國最受關注的新世代小說家金草葉,以七篇短篇小說,創造了一個能以光速前進的烏托邦,在那個世界,人類可以在太空旅行,科技構築出完美的環境,與外星生物的接觸不再是想像,甚至能將死後的靈魂上傳至雲端。

但在那樣高度進步的宇宙裡,我們依舊,還是會孤獨……

▎為何朝聖者去而不返

「如果每個人都是完美的『新人類』,我們真的就能從此幸福嗎?」

▎光譜

「與外星生物溝通,情感是否能夠超越語言?」

▎共生假設

「這個世界的集體記憶,其實都來自對外星故鄉的永恆思念?」

▎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

「超越時間的思念,如何跨越空間傳遞給對方?」

▎情感的物質性

「你願意購買凝聚成實體的憂鬱嗎?」

▎館內遺失

「死後上傳的靈魂,還有機會被活著的人理解或原諒嗎?」

▎關於我的宇宙英雄

「為了見到宇宙另一端的風景,所有的犧牲都是值得的嗎?」

面有殘缺的少女、被外星人綁架的生物學家、在廢棄太空站等待多年的老人,找不到母親心智的女兒,以及經歷重重訓練的太空人,透過他們的故事,金草葉寫出了這世代最溫柔的科幻小說,像個暖心的擁抱般,帶我們穿越時間與空間、完美與缺陷,找到人與人之間,從溝通、理解到包容甚至於愛的可能。

形影不离

《第二性》作者西蒙娜·德·波伏瓦生前从未公开小说手稿首度面世。

一部曾被萨特“判死刑”的小说,以波伏瓦少女时代挚友扎扎为原型,悼念她生命中最刻骨铭心的友谊。

波伏瓦养女作序导读,附波伏瓦珍贵照片、手稿、信件。

——————

九岁那年,希尔维初次遇见与她同岁的女孩安德 蕾 。她从未见过如此酷的女孩。与乖顺的“好学生”希尔维不同,安德蕾聪慧却叛逆,对一切若即若离。她经历过可怕的烧伤,身上带着火的印记。为了拒绝参加社交活动,她不惜用斧头砍伤自己。

她们变得形影不离。这感情炽烈、深入灵魂。从一起违抗学校秩序开始,循规蹈矩的希尔维一步步走向自由;生而不羁的安德蕾,却在家庭和礼法的约束下, 步步挣扎,逐渐成为困兽。

——————

在波伏瓦的一生中,有两次失去对她影响至深,一次是丧失对上帝的信仰,一次是挚友扎扎的去世。扎扎去世后至少30年里,波伏瓦都觉得她的自由是用扎扎的生命换来的。——《波伏瓦传》

我们一起与摆在我们面前的、令人厌恶的命运抗争,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相信她的死就是我为自己的自由付出的代价。——波伏瓦 《端方淑女》

——————

《形影不离》收录于磨铁经典第一辑“发光的女性”。本辑所选5部作品(《小妇人》《简爱》《一间自己的房间》《形影不离》)在女性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呈现出一条关于女性自我发现、丰富和创造的历史脉络。

Github | Docker |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