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编著的书籍

大宇之形

这是菲尔兹奖得主,华人数学家丘成桐的科普佳作,主要讲述了他的思想演化,同时引介了众多现代数学家。

1976年,年方27岁的丘成桐解决了微分几何中的一个著名难题“卡拉比猜想”,其结果被称为“卡拉比-丘流形”,后来被应用在物理学的弦理论中,成为描述宇宙空间的理论基石。1979年,他又证明了每个符合爱因斯坦方程的解都具有正总质能量,确认平直时空的稳定性。因此,他的研究橫跨数学和物理两大领域。

读者可以与物理学家的弦论经历相互参照,看到数学与物理的相互影响和促进。

2018年新版的《第一推动丛书》全新设计了版式和封面,简约个性,提升了阅读体验,让科普给你更多想象。

随书附赠价值39.6元由汪洁、吴京平掰开揉碎,带你懂科学好书的《经典科普解读课》6折券。

广义相对论研究巨大尺度的物体──例如星体、甚至整个宇宙;量子力学研究甚至整个极小尺度的奇妙现象──如原子世界。弦理论 (String Theory) 则企图成为两者间的桥梁。

从微细的“弦”振动开始,弦理论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十维的世界中,其中四维是我们日常生活感知的时空,另外六维呢?物理学家发现,1976年出现的“卡拉比-丘流形” (Calabi-Yau Manifolds),一个纯粹的数学几何结构,正好可以用来刻画六维空间的內在形状!

本书中,丘成桐细说从古希腊时代柏拉图等几何学家、到爱因斯坦、卡拉比以及丘成桐自己的研究、他对几何学未来的看法等等;敘述了他几十年來所有成就的来龙去脉以及心路历程。读者可以深切了解近代数学和物理学研究的重要进展,更体会到第一流科学家的研究精神。

我的几何人生(丘成桐自传)

从中国乡村的贫穷少年,到震动世界的“数学皇帝”,他走过了怎样的人生之路?

复杂又迷人的卡拉比猜想,巍峨而艰险的几何之巅,他如何不断挑战人类智慧极限?

从几何学到量子力学,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他如何畅意遨游文理世界?

为发展中国基础科学教育,关注和支持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他付出了多少艰辛和心血?

————————————

宇宙的密码,也许就刻在卡拉比—丘空间的几何之中。

——美国物理学家、《宇宙的琴弦》作者 布莱恩·格林(Brian Greene)

在哈佛,丘成桐一个人就是一个数学系!

——美国数学家、阿贝尔奖获得者 艾沙道尔·辛格(Isadore Singer)

丘成桐是近四分之一 世纪里最有影响的数学家。

——英国数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 西蒙·唐纳森(Simon Donaldson)

丘成桐的故事就是展示中国的一个窗口。通过他,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正努力与现代科学结合在一起。如果这种结合获得成功,最终将重塑世界科技的平衡。

——《数学皇帝》,《纽约时报》丘成桐人物专稿

————————————

本书讲述了丘成桐从一个中国乡村的贫穷少年成长为一名举世闻名的顶级数学家的励志故事。困顿清苦的童年,艰苦卓绝的异国求学路,初入数学界的一鸣惊人,名声大噪后的风起云涌,对中国基础科学建设的拳拳之心……攀登科学高峰,拨开浮华迷雾,丘成桐直面盛誉、无惧挑战,讲述触动人心的传奇人生。

Github | Docker |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