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艺术启蒙系列:正如钱锺书先生在《围城》中所言,“教授成为名教授,有两个阶段:第一,讲义当著作;第二,著作讲义”,丰子恺先生的教学和创作生涯亦是如此。从1919年到1943年,丰子恺先生先后任教于上海专科师范学校、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上海艺术大学、重庆国立艺专、浙江大 学,从图画教师逐步成为美术教授、知名画家,其讲义先后出版为艺术专著——《西洋美术史》(开明书店/1928)、《绘画与文学》(开明书店/1934年)、《西洋建筑讲话》(开明书店/1935)、《艺术丛话》(上海良友/1935年)、《艺术漫谈》(上海人间书屋/1936年)、《艺术修养的基础》(桂林文化供应社/1941年)——对当时的青年学生是极好的艺术启蒙。
顺着艺术的潮流,丰子恺先生系统地整理了现代西方绘画流派递变的步骤。这其中有润物无声的缓步更迭,也有长久蓄势后的颠覆性爆发,但无论何种变化,艺术始终是一个时代人们人生观、自然观、世界观的表现。所以在丰子恺先生眼中,研究绘画的流派,是兴味深长的一件事。
《美的情绪》选自丰子恺先生早期美术理论作品《西洋美术史》外一种“西洋画派十二讲”。单行本新增图片百余幅,以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丰子恺眼中的“西洋画派”。
★画家眼中的画家:丰子恺用通俗淡雅的语言,引介与东方绘画因缘深厚的印象派、后印象派大师
★拉阔视野:以印象派为中心,纵向上追溯西画源流,横向上比较中西绘画传统
★首次独立印行,全新编排;新增边栏,收录画家的妙语轶事
★配入多幅彩图,裸脊装展现跨页名画,触摸印象派“光的语言”
丰子恺认为印象派画家是“光的诗人”,以纯粹的眼光描出色和光的世界。本书一共五讲,深入浅出地讲解印象派本末及其后续兴起、与之关联紧密的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点拨欣赏名家画作的入门路径。
在《如何看懂印象派》中,丰子恺对其中的重要画家及其代表作进行了简练而精准的点评,引读者体 味绘画中的“光的言语”和“色的文字”,点出东方绘画对印象派的影响,并对相关技法进行了颇为深入的理论剖析,指出印象派与现代艺术的内在关联。
生活永远充满着不确定性,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侥幸从来只属于少数人,也藏着不为外人所知的代价。那些看起来整天面带笑容、活泼乐观的人,并不是因为事事顺利,而是他们敢于面对问题、善于遗忘不幸、勇于拥抱苦难。艰难的日子里大家都一样,而怀抱热爱的人更有勇气。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丰子恺、汪曾祺、季羡林等文学大师,用49篇言简意深、风趣通透的经典散文,传达他们积极豁达的生活态度。不必担心,所有的努力都会被认可,在世界的一隅就地取材,以热爱点石成金,就能化生活中的平凡为神奇。
无论何时都坚持自己的坚持,热爱自己的热爱,回头时就能发现,生活已经变成了你所期待的样子。
《缘缘堂随笔》是丰子恺先生的主要散文选。1927年,丰子恺皈依弘一法师,在江湾永义里的寓所举行了仪式。丰子恺并请弘一法师为自己的住所取名。尊弘一嘱,丰子恺在小方纸上写了许多他所喜欢而可以互相搭配的文字,团成许多小纸球,撒在释迦牟尼画像前的供桌上,拿两次阄,拆开来都是“缘”字,遂名寓所为“缘缘堂”。当即请弘一法师给写“缘缘堂”横额。后丰子恺几经迁移,于1933年在故乡石门湾老屋的后面,建造了“缘缘堂”。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绘画史和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乡土漫画家和散文家,1898年诞生在浙江桐乡县的石门湾,并在那里生活了十七个春秋,故乡的一草一木风尚习俗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书中富有浓郁乡土风情的漫画,隽永疏明语淡意深的散文,再辅以江南水乡特有的自然风貌、民俗乡情的摄影图片,让酷爱水乡文学的朋友读之心弦拨动,倍感亲切。
《闲居》作者丰子恺散文在雍容和平的幽默中,有一种内在力的显现,在委婉的叙述中夹带着议论,在幽默风趣中表现出严肃的思考,从生动的写照、多数作品外谐内庄,具有切实的内容和严肃的主题。
绝无仅有的精美版本,凝萃大师的精气风神
精选30篇散文 、收录全部课标名篇。选配40余幅全彩漫画,高端艺术纸印刷、最具诚意还原丰子恺大师漫画清新、自然的本色。
正如钱锺书先生在《围城》中所言,“教授成为名教授,有两个阶段:一是,讲义当著作;二是,著作当讲义”,丰子恺先生的教学和创作生涯亦是如此。从1919年到1943年,丰子恺先生先后任教于上海专科师范学校、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上海艺术大学、重庆国立艺专、浙江大学,从教师逐步成为知名艺术家,其讲义先后出版为艺术专著——
《音乐的常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5年)
《音乐入门》(开明书店/1926年)
《孩子们的音乐》(开明书店/1927年)
《近世西洋十大音乐家故事》(开明书店/1930年)
《开明音乐讲义》(开明书店/1934年)
《艺术修养的基础》(桂林文化供应社/1941年)
《音乐知识十八讲》(上海万叶出版社/1949年)
另有《西洋音乐知识》《生活与音乐》《音乐的听法》等著作,对当时的青年学生是极好的艺术启蒙。《义勇军进行曲》曲作者聂耳、《长征交响曲》创作者丁善德等一批新中国早期音乐家,便是读着丰子恺的音乐著作成长起来的,可见他对我国现代音乐启蒙所做的贡献之卓越。
《音乐入门:丰子恺音乐五讲》便是源于《音乐入门》和《艺术修养的基础》两本书,在尊重丰子恺行文风格的基础上,对文章做了适当调整,以便当下读者更好地理解丰子恺先生的艺术世界。
※全书采用裸书脊线装,可180度平摊,为收藏和赠友之佳品。
如果说艺术分为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话,那么音乐就是时间艺术的代表。
音乐有哪些种类?音乐入门要经历哪三个阶段?如何认识乐谱?如何练习唱歌?如何演奏钢琴、小提琴、口琴等几种常见乐器?西方音乐是沿怎样的道路发展至今的……在本书的五堂音乐入门课里,丰子恺先生将针对这些问题,用通俗浅显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图解一一作答,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向音乐殿堂的大门。
丰子恺艺术启蒙系列:正如钱锺书先生在《围城》中所言,“教授成为名教授,有两个阶段:第一,讲义当著作;第二,著作当讲义”,丰子恺先生的教学和创作生涯亦是如此。从1919年到1943年,丰子恺先生先后任教于上海专科师范学校、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上海艺术大学、重庆国立艺专、浙江大 学,从图画教师逐步成为美术教授、知名画家,其讲义先后出版为艺术专著——《西洋美术史》(开明书店/1928)、《绘画与文学》(开明书店/1934年)、《西洋建筑讲话》(开明书店/1935)、《艺术丛话》(上海良友/1935年)、《艺术漫谈》(上海人间书屋/1936年)、《艺术修养的基础》(桂林文化供应社/1941年)——对当时的青年学生是极好的艺术启蒙。
为什么古埃及帝王要耗费巨大心力来建造庞大而笨重的金字塔?
为什么希腊神殿的柱子上有一道道细沟?
为什么早期的基督教堂都建在地下?
为什么现代建筑越建越高,却越来越不适宜人类居住?
……
在丰子恺先生看来,伟大的建筑,往往能从直感上给人一种启示,使人心暂时远离颠倒梦想的苦恼,而回顾生命的本源。
这一次,丰子恺先生凭借自己深厚的艺术积淀,将建筑的发展与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的发展关系细细分析,娓娓道来。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古今建筑艺术的魅力,更能窥察其间人心的变化,所以是一件很有兴味的事。
本书在《西洋建筑讲话》(开明书店/1935)的基础上编辑而成,新版增添图片百余幅,更好地展现了丰子恺眼中的“建筑世界”。
为什么学习绘画都要从素描开始?
为什么基本的绘画练习总要以人体石膏像为对象?
如何判断一幅画的优劣,画得越像就越好吗?
为什么说西方美术靠努力就可以,中国美术却全凭天赋?
作为艺术大家,这一次丰子恺先生要回溯到启蒙阶段,讲讲如何向绘画这门艺术跨出第一步。他不仅介绍了形体、色彩、构图、工具等绘画入门的基础知识,还从宏观角度讲解了如何正确地认识和欣赏绘画艺术,为读者培养艺术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认识绘画》选入绘画类文章十六篇,选自丰子恺先生的四部艺术论著——《绘画与文学》(开明书店/1934年)、《艺术丛话》(上海良友/1935年)、《艺术漫谈》(上海人间书屋/1936年)、《艺术修养的基础》(桂林文化供应社/1941年)。
新添图片百余幅,以便于读者更好地认理解丰子恺眼中的艺术世界。
本书精选丰子恺先生经典散文68篇,融入20余幅子恺漫画,图文并茂展现现代艺术大师笔下的不朽魅力。
本书收录的文章创作于丰子恺人生不同时期,反映了他在不同阶段的思考与体悟,无论是写至亲、怀师友,还是观宇宙人生、品世间百态,无不深刻隽永、意趣悠长。
【内容简介】
本书精心选录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丰子恺的若干篇经典散文,其中有叙事的、有抒情的、有释理的。这些散文文笔手法细腻、结构顺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流畅优美。题材来源于生活中的小事,是作者对一些轻微琐屑的事物的描写,是对生活经历的一些所见所想,渗透着作者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媒体编辑】
他的性情向来深挚,待人无论尊卑大小,一律蔼然可亲,也偶露侠义风味。
——朱光潜
像丰子恺先生这样体贴人心,在日本人中是很难得看到的,在中国人中也是少见的。
——内山完造
如果以季节来形容丰先生的话,不妨采用“秋天里的春天”一句。
——季诚性
【编辑推荐】
1.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文笔手法细腻、结构顺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流畅优美。这本散文集典型而精致、可读性强、细细品味、其乐无穷。
2. 丰子恺先生是我国现代散文家、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和翻译家。他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散文集无疑是中学生以及青年学者阅读的最佳范本。
3.语文新课标推荐篇目全新收录,囊括《带点笑容》《山水间的生活》《儿女》等经典篇目。
4.装帧清新别致,双色印刷,配有多幅精美图片,是典藏的必备之选。
本书是丰子恺谈猫、画猫的图文结集,收入丰子恺谈猫散文三篇及关于猫的精美彩图、黑白图百余幅。
丰子恺对猫有着特殊感情,刻画尽猫儿的可爱可恼,图文中猫与人之间的亲密互动,构成了一个有情世间。
《丰子恺自述:我这一生》精心撷取了丰子恺的自述性文章数十篇,分为“童年记忆”“苦学经验”“居缘缘堂”“艺术逃难”“日月楼中”“艺术年表”等六个部分,内容涉及作者的童年回忆、求学之路、笔墨生涯、历史流光和生活随感等,可借以系统了解这位艺术大师颠沛而赤诚的一生。同时,附上丰子恺珍贵照片及画作,以飨读者。
暂无详细内容介绍,四海清单 MKList.com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他笔下的人物充满着童真童趣,以及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所浸染的活泼泼的气息,他和他同时代的文人是值得我们追忆和怀念。书中选取丰子恺散文中追怀忆旧的精华文章48篇,分为忆儿时、儿女、我与弘一法师三个部分,既有《我的母亲》《三娘娘》《王囡囡》《伯豪之死》之类的怀念儿时乡间生活的美文,也有《儿女》《给我的孩子们》之类的写给纯真儿童的心灵絮语,有《悼丏师》《怀梅兰芳先生》《为青年说弘一法师》等追忆前辈古人的至真至纯的悼念文,配以他“含蓄着人间的情味”的16幅美妙漫画,带我们追寻那个星光熠熠的民国时代,以及旧时光深处那些动人的人与事。
精选丰子恺40篇与家庭、儿童、成长、美育有关的散文,分为“做父亲”“天真世界”“家人和乐”“认识世间相”“美与同情”五个章节,文章铺述着丰沛的温情,用艺术吟咏深沉的人间情味,体现了丰子恺作为一位擅于捕捉和欣赏孩童世界的父亲,所给予孩子的关于“美”与“情”的独特家教。每一位成年男子都是第一次做父亲,每一位孩童也都是第一次爱家,在关于家的传承与情感维系方面,本书也是一本强调家庭责任感、让父亲与孩子之间永葆羁绊的亲情指南。
丰自恺 先生在艺术和文学两个领域都有不凡的独特造诣,其艺术随笔,深厚的艺术修养、趣味,渗透到随意、平和、亲切的文字中,读起来有特别的艺术享受;艺术家的真率,对万物的丰富的爱使其文字有一种特别的魅力。《丰子恺艺术随笔》精选其谈艺术、人生的随笔40余篇。
《中学生读名家:给我的孩子们》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丰子恺的经典散文,所选文章以入选中小学课本的篇目为主,或叙事,或抒情,或释理。这些散文文笔手法细腻、结构顺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流畅优美。散文中渗透着作者丰富的家庭教育生活、社会生活和复杂的内心世界,并附有极具学习价值的背景介绍、点评与赏析,供学生和老师细细品读,吸取文中之内涵。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丰子恺艺术启蒙系列:正如钱锺书先生在《围城》中所言,“教授成为名教授,有两个阶段:第一,讲义当著作;第二,著作讲义”,丰子恺先生的教学和创作生涯亦是如此。从1919年到1943年,丰子恺先生先后任教于上海专科师范学校、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上海艺术大学、重庆国立艺专、浙江大 学,从图画教师逐步成为美术教授、知名画家,其讲义先后出版为艺术专著——《西洋美术史》(开明书店/1928)、《绘画与文学》(开明书店/1934年)、《西洋建筑讲话》(开明书店/1935)、《艺术丛话》(上海良友/1935年)、《艺术漫谈》(上海人间书屋/1936年)、《艺术修养的基础》(桂林文化供应社/1941年)——对当时的青年学生是极好的艺术启蒙。
顺着艺术的潮流,丰子恺先生系统地整理了现代西方绘画流派递变的步骤。这其中有润物无声的缓步更迭,也有长久蓄势后的颠覆性爆发,但无论何种变化,艺术始终是一个时代人们人生观、自然观、世界观的表现。所以在丰子恺先生眼中,研究绘画的流派,是兴味深长的一件事。
《美的情绪》选自丰子恺先生早期美术理论作品《西洋美术史》外一种“西洋画派十二讲”。单行本新增图片百余幅,以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丰子恺眼中的“西洋画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