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译林29: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在一次惊心动魄的海上航行中,鲁滨孙乘坐的大船意外沉没。他与狂风巨浪搏斗,最后来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孤岛。为了生存,他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种种困难,独自一人建造住所和船只,打猎、捕鱼,圈养动物,救出被人追赶的俘虏……最后终于获救,告别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荒岛,随船返回了英国。《双语译林29:鲁滨孙漂流记》倡导的战胜困难的积极生浯态度,在今天仍然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笛福出版于1722年的《瘟疫年纪事》,以栩栩如生的笔触描绘伦敦大瘟疫的惨象,为我们讲述了这段黑暗恐怖的历史。这是一部内容翔实的见闻录,是历史的还原,是深入现场的报道,让1665年瘟疫猖獗的伦敦城得以在时空中复活。当时伦敦的九十七个教区、城市和市郊管辖地、泰晤士河两岸地区、股票交易所和土地拍卖市场、白厅和伦敦塔、格林威治和索斯沃克、那些城门和栅栏,还有数不清的大街小巷和教堂墓地,以全景的方式展示在这本书中。此外,它提供了伤亡数字表,并讨论各种不同记载、轶事的可信度。有评论家认为,书中的记录“只有很小一部分是虚构的”,华生•尼克尔森则在1919年撰文指出这本书可以被视为“真正的历史”。与此同时,这本书更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小说,是一件“机巧的艺术品”。
这是一个生活本身的故事,是整个人生的故事。要早做准备,我们应该对死亡的来临早做准备,否则随时随地会被它击中倒地死去。
——J. M. 库切
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作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丰富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欧洲的“小说之父”,“英国小说之父”和“英国报纸之父”等,其作品可读性强。本书是其政治、经济论文选集,收录了作者早期所作的四篇政论文章,对当时执政者进行了批判,表现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观点。其中讽刺文《惩治不从国教者的捷径》,攻击了当时主张限制非国教教徒的托利党人;长诗《枷刑颂》,攻击执政者是非不分,颠倒黑白,让该受枷刑的人逍遥自在,而敢于说出真理的人反受其害;小册子《穷人的呼吁》,揭露了“刑不上大夫”的不平等现象。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双语译林29: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在一次惊心动魄的海上航行中,鲁滨孙乘坐的大船意外沉没。他与狂风巨浪搏斗,最后来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孤岛。为了生存,他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种种困难,独自一人建造住所和船只,打猎、捕鱼,圈养动物,救出被人追赶的俘虏……最后终于获救,告别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荒岛,随船返回了英国。《双语译林29:鲁滨孙漂流记》倡导的战胜困难的积极生浯态度,在今天仍然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