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尚·库马尔"编著的书籍

统治的技艺

●奥斯曼、哈布斯堡、俄罗斯、大英、大法兰西,5大帝国的兴衰历程、治理经验和使命追寻!

●帝国统治的合法性如何确立?多元化的社会如何治理?贯通历史学和社会学,破解超大规模国家统治的逻辑!

●巴林顿·摩尔图书奖获奖作品!

【内容简介】

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人类如何统治的历史。在前现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帝国都是人类统治的主要形式。进入现代以来,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锻炉锻造出了一个个民族国家。民族主义似乎成了人类统治的通行法则。帝国成了侵略者和殖民主义的代名词,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然而现代民族国家并没有完全解决人类的治理问题。民族矛盾和大国沙文主义制造了一场又一场战争。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深入发展,帝国重新成为人们的关注对象。

不同于大量以被统治者为主角书写的反帝国主义历史,克里尚·库马尔教授另辟蹊径,从帝国统治者和主体民族的视角,为我们呈现了奥斯曼、哈布斯堡、俄罗斯、大英和大法兰西这5个世界帝国的兴衰历程、治理经验和使命追寻。

奥斯曼帝国既是一个伊斯兰帝国,又是一个欧洲帝国。它同时继承了阿拉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的遗产。它承担着传播伊斯兰教的使命,但也保护治下的希腊东正教徒。它通过米勒特制度治理非穆斯林臣民,并通过德米舍梅制度将非穆斯林臣民吸收进统治阶层。

哈布斯堡家族曾通过联姻同时统治了西班牙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它以保护天主教欧洲为使命,同时对抗着帝国内部的新教异端和东方的异教帝国。三十年战争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重塑了中东欧政治,建立了以奥地利-匈牙利-波希米亚三位一体为核心的多民族帝国。

俄罗斯帝国自称“第三罗马帝国”,肩负着传播东正教的使命,同时也是金帐汗国的继承者,不断向东方扩张。帝国的中心是变动的,从基辅到莫斯科再到圣彼得堡,最后又回到莫斯科。帝国在东方和西方之间、斯拉夫主义和西化之间徘徊。唯一不变的是无垠的扩张。

大英帝国从建立之初便打上了全球化的印记。它以传播新教、拓展商业为使命。来自英伦三岛的人们在世界各个角落定居,将帝国的普世追求变为现实。它经历了从北美帝国到印太帝国的转变,在白人自治领、印度和其他殖民地践行因俗而治,如今仍通过英联邦发挥着世界影响力。

大法兰西帝国是最像民族国家的帝国。法国人不接受多民族帝国,认为帝国的子民都要具有法兰西民族的品质。他们在殖民地强行推行法兰西化,开始推广的是天主教和绝对主义,大革命后则是共和思想和启蒙主义。它在欧洲帝国和海洋帝国之间反复切换,但不管在哪里,它都致力于培养法兰西化的本地精英。

如今,帝国时代早已过去。但各个帝国曾尝试过用不同的手段处理现代民族国家也会面临的难题,譬如差异性和多元化治理。在我们这个全球化和民族国家并行的年代,帝国的治理经验和顶层设计或许能为这个大变局时代的全球治理提供一些经验。

【专家及媒体推荐】

在这部杰作中,克里尚·库马尔出色地描绘了历史上重要的几大帝国,阐述了帝国的理念与意识形态,这对理解帝国的统治方式与其面临的困境非常关键。作者深入讨论了民族主义与帝国这两大主题,以及帝国遗留的政治遗产。

——马克·R.贝辛格(Mark R. Beissinger),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教授

这是一部出色的专著,作者提供了有关帝国历史、帝国统治者和捍卫者的政治手段的全新见解。库马尔的写作风格生动亲切,绝不堆砌术语,研究成果丰硕。

——罗纳德·格里戈尔·苏尼(Ronald Grigor Suny),密歇根大学俄国史教授

库马尔认为,研究帝国的历史、帝国人口的多样性、帝国的复杂网络及其政治制度,能为我们理解全球化时代带来新的启发。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任何研究君主、地方大员、管理精英、社会精英、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如何合法化帝国统治的人,都可以先读读这本书。

——《H-Net书评》(H-Net Reviews)

2023-10《统治的技艺》

●奥斯曼、哈布斯堡、俄罗斯、大英、大法兰西,5大帝国的兴衰历程、治理经验和使命追寻!

●帝国统治的合法性如何确立?多元化的社会如何治理?贯通历史学和社会学,破解超大规模国家统治的逻辑!

●巴林顿·摩尔图书奖获奖作品!

【内容简介】

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人类如何统治的历史。在前现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帝国都是人类统治的主要形式。进入现代以来,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锻炉锻造出了一个个民族国家。民族主义似乎成了人类统治的通行法则。帝国成了侵略者和殖民主义的代名词,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然而现代民族国家并没有完全解决人类的治理问题。民族矛盾和大国沙文主义制造了一场又一场战争。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深入发展,帝国重新成为人们的关注对象。

不同于大量以被统治者为主角书写的反帝国主义历史,克里尚·库马尔教授另辟蹊径,从帝国统治者和主体民族的视角,为我们呈现了奥斯曼、哈布斯堡、俄罗斯、大英和大法兰西这5个世界帝国的兴衰历程、治理经验和使命追寻。

奥斯曼帝国既是一个伊斯兰帝国,又是一个欧洲帝国。它同时继承了阿拉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的遗产。它承担着传播伊斯兰教的使命,但也保护治下的希腊东正教徒。它通过米勒特制度治理非穆斯林臣民,并通过德米舍梅制度将非穆斯林臣民吸收进统治阶层。

哈布斯堡家族曾通过联姻同时统治了西班牙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它以保护天主教欧洲为使命,同时对抗着帝国内部的新教异端和东方的异教帝国。三十年战争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重塑了中东欧政治,建立了以奥地利-匈牙利-波希米亚三位一体为核心的多民族帝国。

俄罗斯帝国自称“第三罗马帝国”,肩负着传播东正教的使命,同时也是金帐汗国的继承者,不断向东方扩张。帝国的中心是变动的,从基辅到莫斯科再到圣彼得堡,最后又回到莫斯科。帝国在东方和西方之间、斯拉夫主义和西化之间徘徊。唯一不变的是无垠的扩张。

大英帝国从建立之初便打上了全球化的印记。它以传播新教、拓展商业为使命。来自英伦三岛的人们在世界各个角落定居,将帝国的普世追求变为现实。它经历了从北美帝国到印太帝国的转变,在白人自治领、印度和其他殖民地践行因俗而治,如今仍通过英联邦发挥着世界影响力。

大法兰西帝国是最像民族国家的帝国。法国人不接受多民族帝国,认为帝国的子民都要具有法兰西民族的品质。他们在殖民地强行推行法兰西化,开始推广的是天主教和绝对主义,大革命后则是共和思想和启蒙主义。它在欧洲帝国和海洋帝国之间反复切换,但不管在哪里,它都致力于培养法兰西化的本地精英。

如今,帝国时代早已过去。但各个帝国曾尝试过用不同的手段处理现代民族国家也会面临的难题,譬如差异性和多元化治理。在我们这个全球化和民族国家并行的年代,帝国的治理经验和顶层设计或许能为这个大变局时代的全球治理提供一些经验。

【专家及媒体推荐】

在这部杰作中,克里尚·库马尔出色地描绘了历史上重要的几大帝国,阐述了帝国的理念与意识形态,这对理解帝国的统治方式与其面临的困境非常关键。作者深入讨论了民族主义与帝国这两大主题,以及帝国遗留的政治遗产。

——马克·R.贝辛格(Mark R. Beissinger),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教授

这是一部出色的专著,作者提供了有关帝国历史、帝国统治者和捍卫者的政治手段的全新见解。库马尔的写作风格生动亲切,绝不堆砌术语,研究成果丰硕。

——罗纳德·格里戈尔·苏尼(Ronald Grigor Suny),密歇根大学俄国史教授

库马尔认为,研究帝国的历史、帝国人口的多样性、帝国的复杂网络及其政治制度,能为我们理解全球化时代带来新的启发。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任何研究君主、地方大员、管理精英、社会精英、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如何合法化帝国统治的人,都可以先读读这本书。

——《H-Net书评》(H-Net Reviews)

帝國,統治世界的邏輯:從大國起源羅馬到民族國家法蘭西,塑造現代世界的六個帝國

──巴林頓.摩爾圖書獎(Barrington Moore Book Award)得獎作品──

★一本講述帝國的集大成之作★

歐盟就像哈布斯堡帝國再生?

鄂圖曼帝國的宗教制度可以解決現在多元文化的社會問題?

講述帝國的書多如繁星,但你也許只需這本作明燈。

「我們時代的帝國壽命不長,但永遠改變世界;滅亡是他們最不重要的特徵。」──奈波爾(V. S. Naipaul)

「當代世界面臨的迫切問題,甚至新世界秩序誕生而產生的陣痛,許多都可以透過帝國的稜鏡來檢視。無論我們在哪裡轉彎,遇到任何問題、任何情況,歷史上的帝國似乎都有先例。」──第一章 帝國的概念

★為什麼這麼多人著迷於帝國、研究帝國?

★為何過了千百年,我們還必須向帝國討教?

★帝國究竟能解決什麼問題?和我們所處的現代社會有什麼連結?

本書特色

.精選6個帝國,重點串聯世界史。

.以歷史社會學角度,探究帝國為何能超民族、超地域、超國家?

.比較探討「陸地/海洋」、「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帝國/民族」的框架,解答帝國、帝國主義、殖民、民族與民族國家間的關係。

.羅馬帝國:如何以信仰、教化、公民制度成為所有帝國的父母?

.鄂圖曼帝國:來自東方的外來者,如何統治了文化與宗教皆不同的歐洲?

.哈布斯堡帝國:爬梳最複雜難解、最令人嚮往的帝國始末。

.俄羅斯與蘇維埃帝國:帝國何以變得無疆界?又如何成為戰爭的伏筆?

.不列顛帝國:與國際密切相關的海上帝國,如何行走在既分裂又凝聚的道路上?

.法蘭西帝國:帝國如何演變為民族國家?

現代國家、全球化困境的解藥,竟是──帝國?

帝國千百年的治事經驗,能教導我們如何駕馭現在的世界。

回看規模宏大、超民族、多文化的治理方式,思索從帝國到國家的進程。

.「帝國克服許多今日難倒我們的問題,這點千真萬確!」

光輝榮耀的帝國在20世紀初始曾一度殞落,成為帶有貶義的侵略者、殖民者代名詞,如今卻再度躍升人們研究、探索的對象。究竟帝國有何魅力,吸引後世不斷重新了解?帝國又有何祕密,能解決當今的問題?

.透過6個帝國,看世界的版圖如何被塑造

社會學者庫瑪以獨到的眼光,從羅馬帝國開始,書寫鄂圖曼帝國、哈布斯堡帝國、俄羅斯與蘇維埃帝國、不列顛帝國、法蘭西帝國,以宏觀角度描繪其多面向,梳理其承繼羅馬與創新處、擴張的方式,以及更重要的──統治方法。帝國統治者眼中的帝國目標為何?是創造財富、傳播理念,還是有其宗教的使命?他們又是如何尋求能夠一統世界的普遍秩序?

.要真正明白帝國的價值,必須超越一切歷史觀點

庫瑪指出,帝國造成宏亮的當代迴響,我們應超越歷史看待。它是現代國家形成的源頭,其精神與治理模式,深深影響後世。在日益全球化、各地更為緊密聯繫往來的現在,包含多民族主義、多元文化主義的帝國,無疑是絕佳參照。

各界推薦

「就理解帝國這一主要寫作目的而言,本書的主要原創貢獻並不在於發掘稀見史料與新興個案,而是透過消化和整理歐美學界的先行研究,作者進而以歷史縱深的視野出發,提出對帝國概念化與模式化的見解。」──孔令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精彩佳作。」──安東尼.帕格登,《帝國的負擔:一五三九迄今》(The Burdens of Empire: 1539 to the Present)作者

「本書實為佳作。洞見獨到,深入帝國歷史與統治者及捍衛者的論述。儘管研究材料龐大,庫馬的文筆生動淺顯,清楚剖析了複雜的主題。」──羅納德.吉爾格.蘇尼(Ronald Grigor Suny),《「他們能住在沙漠,但不能住在別的地方」:美國種族屠殺史》("They Can Live in the Desert but Nowhere Else": A History of the Armenian Genocide)作者

「在這部精彩的巨作中,庫馬帶領我們暢遊數個歷史上極為重要的帝國,指出帝國重要的概念與意識形態,用以了解他們的治理形態與遭遇的衝突。同時,他深入民族主義與帝國互相競爭的場域,並探討帝國身後的遺產。」──馬克.貝辛格(Mark R. Beissinger),普林斯頓大學

Github | Docker |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