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沧海》乃著名学者刘再复先生的散文诗歌集,作者将深邃的哲思和奔放的热情融为一炉,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散文诗风格。作者笔下伟大神奇的海,既是“天与地之间的书籍,远古与今天的启示录”,又是作者心中“大自然的不朽的经典”。作者畅开胸怀,“体验着海,体验着自由,体验着无边无际的壮阔,体验着无穷无尽的深渊”,于是,领悟到了生活的广阔,人生的丰富,生命的奇异,大自然的健康与强大。书中运用了大量的长短排比句式,阅读时仿佛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涌来的阵阵激情撞击着我们的心灵。
《罪与文学》是一部无与伦比的触及中国文学根本的文学批评力作,相信它将给整个中国文学界带来巨大的震撼。因为它不仅发现和直面这样一个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根本缺陷——缺乏“忏悔意识”,即灵魂论辩的维度;而且以“忏悔意识”这个特殊的视角进入,深入探讨文学的灵魂维度与思想深度;并以此为出发点,重新检讨中国文学的旧传统,特别是现代文学的新传统。
刘再复、刘剑梅父女两代学者关于《红楼梦》的对话。首先由女儿刘剑梅抛出一个想法(或者问题),引发父女两人的共同探讨,各执一词或殊途同归,向读者展示了父女二人的思考轨迹。特别地,父女二人从剑梅关注的女性主义视角出发,从另一个层面再次挖掘了《红楼梦》这部中国最丰富的“人性宝藏、艺术宝藏”、“思想宝藏、哲学宝藏”。
“重估价值”是“五四运动”最为重要的思想遗产,当年的文化先驱们站在传统的外面,反思、重新评价传统,对传统抱有激烈的批评,“反传统”是其标签,而今视之,孰是?孰非?又孰解?
全书在深邃而又犀利的批判理性精神的指引下,沿着“五四运动”新思潮的体系深入,系统而全面地梳理传统与中国人的国民性问题,重新审视古典传统中的礼治秩序、主奴根性、道德意识、天朝心态等等,意在从中探讨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最核心的问题:文化的深层的价值观念的转变。全书于繁复的史料中洞幽发微,于看似荒谬中条分缕析,常于看似不经意处有令人拍手叫绝之创见,启人深思与回味。
影响中国世道人心的书,不是政治、哲学、历史经典,也不是从西方翻译过来的各种经典,而是《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两部文学经典。它进入中华民族的潜意识,构成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的一部分。本书是在肯定《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文学价值的前提下,对两部经典进行价值观批判,为大众阅读理解经典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读沧海》乃著名学者刘再复先生的散文诗歌集,作者将深邃的哲思和奔放的热情融为一炉,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散文诗风格。作者笔下伟大神奇的海,既是“天与地之间的书籍,远古与今天的启示录”,又是作者心中“大自然的不朽的经典”。作者畅开胸怀,“体验着海,体验着自由,体验着无边无际的壮阔,体验着无穷无尽的深渊”,于是,领悟到了生活的广阔,人生的丰富,生命的奇异,大自然的健康与强大。书中运用了大量的长短排比句式,阅读时仿佛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涌来的阵阵激情撞击着我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