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编著的书籍

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之路(博雅双语名家名作)(英汉对照)(图文版)

本书中文部分精选我国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厉以宁先生在1980年到1998年之间发表的关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16篇著述,集中反映了他在这一时期的主要学术观点,是厉先生经济学论文的代表之作;英文部分则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客座教授凌原先生主译,并由英国社会科学研究院院士、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金融管理系首席教授孙来祥作序推荐。

厉以宁先生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西方经济学、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和资本主义的起源问题等。他在对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经济运行的实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非均衡经济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解释了中国的经济运行。他从中国经济改革之初就提出用股份制改造中国经济的构想,包括用股份制改造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以及其他所有权不明晰的企业,认为这是中国经济改革取得成功的保证,也是今后中国经济顺利发展的制度前提。这一思想对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并且,厉以宁先生始终强调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指出不重视教育,中国不仅会失去现在,更会失去未来。而对经济伦理与道德力量的研究,也是厉以宁经济学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有必要对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以外的道德调节进行研究,并加强道德调节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厉以宁进一步提出效率的两个基础,一个是物质技术基础,一个是道德基础,物质技术基础通常提供的是常规效率,道德基础则不仅保证常规效率的产生,而且还提供超常规效率。这些代表性观点和思想在这本文集中都有所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集中反映厉以宁先生改革开放以来各个时期主要学术观点的力作,在作者80岁生日暨从教55周年庆典之际,以汉英对照双语版的形式适时推出,与英文版文集全球同步首发,以期带领广大的海内外细细品读“经济学理论和中国道路”。

共同富裕

黄奇帆、厉以宁、刘世锦领衔之作!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国家智库精选读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马建堂作序!

.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我国开启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新征程。实现共同富裕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目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很突出,必须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其中关于就业、住房、教育、医疗、收入、养老等方面的宏观规划,关乎共同富裕的目标,也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本书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马建堂作序,黄奇帆领衔解读,厉以宁、刘世锦、蔡昉、迟福林、姚洋等知名经济学家联袂执笔,阐述了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重点任务、实现路径和战略举措,帮助读者全面准确理解共同富裕,明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把握新发展机遇。

.

精彩书摘

.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长期存在的三大差别——区域差别、城乡差别和贫富差别仍然较为突出。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将三大差别背后的收入差距即东西部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和行业收入差距缩小到合理范围内。

——黄奇帆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这是我们必须遵循的。但究竟怎样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则涉及一系列与经济发展战略、经济体制、经济政策等有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厉以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创始院长、名誉院长

.

进入共同富裕第二阶段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战略和政策的核心是促进机会均等,着力提升低收入群体的人力资本,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人力资本差距,以增效带动增长的方式缩小收入差距。

——刘世锦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广泛的就业和创业活动是实现共同富裕之源。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首要任务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将劳动力市场制度和公共就业服务良好结合,提高有能力有意愿人口的劳动参与率。

——蔡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

Github | Docker |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