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博士是中国火箭、导弹、航天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是一位传奇式人物。他出身中国的华丽家族,家学渊源,1935年横渡太平洋,成为美国航空大师冯·卡门的高足。他在美国从事火箭研究,参与国防机要,甚至一度在五角大楼上班。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他以美军中校身份参加美国空军顾问团,前往德国考察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工作,审讯德国火箭鼻祖冯·布劳恩。在新中国诞生后,他准备回祖国效力,突然遭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调查”,甚至以“间谍”罪被捕入狱。美国千方百计阻止钱学森回国,因为他们深知钱学森“抵得上五个师”! 诚如艾青所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花,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经过五年的不屈抗争,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过问下,导弹翘楚钱学森终于在1955年10月8日踏上祖国的热土。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了他,称他为“火箭王”。他运筹帷幄,稳坐中军帐,对中国的“两弹一星”以及载人航天事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性巨大贡献,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提升大国地位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他,岂止“抵得上五个师”?钱学森还完善并发展了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并把这一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全部知识领域的研究,从而创立了系统科学。 本书深层次解密钱学森的期颐之年的传奇人生,文笔流畅,可读性强。全书图文并茂,首次公布了钱学森诸多鲜为人知的照片,甚至包括钱学森本人在美国拍摄的摄影作品。全书展现“知识就是力量”和“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这样鲜明的主旋律哲理。从某种意义上讲,本书不仅仅是钱学森个人的传记,而是中国“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的发展史,是中国作为大国并迈向强国的崛起史。 本书是作者的最新作品。本书献给广大读者,特别是献给广大年轻读者,从钱学森的百岁传奇人生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暂无简介
《"叶永烈看世界"系列:米字旗下的国度》讲述世界的目光,最近多次聚焦于英国,从2011年的威廉王子大婚,到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和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大典。英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发祥地。在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后,18世纪下半叶,蒸汽机的发明在英国卷起工业革命狂澜,使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19世纪,“大英帝国”曾经是“日不落帝国”,英国的殖民地比英国本土大111倍!虽然自20世纪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英帝国”日渐式微,但是直至今日,以英国为首的英联邦成员国仍达53个,英国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在世界上仍拥有重要的影响。
本书真实反映了从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到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这样一个艰难曲折的历史转折过程中的某些重大事件,或与这些事件有关的某些人物,诸如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批判“两个凡是”、中央工作会议和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等,以及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叶剑英、陈云、李先念、胡耀邦等老一辈革命家,对中国摆脱长期的“左”的错误束缚,走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尤其凸显了邓小平作为一代杰出政治家的大智大勇。
本书是关于邓小平在1978年重要历史关头力挽狂澜,改变中国命运走向的全景记录。
中国如今的欣欣向荣的盛景,都源于那个时期的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不是立即走上了正轨,在两年的时间内,又发生了多少故事,鲜为人知?
邓小平如何三起三落,最终被确立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深具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仅是一次会议,围绕着它,前前后后发生了许多事情,虽不是刀光剑影,却也是跌宕起伏,悬疑丛生。
叶永烈先生分别于1992年、2001年、2012年三度前往俄罗斯,他以纪实文学作家的视角对俄罗斯进行仔细的观察。跟随叶先生走进《三探俄罗斯》去探查俄罗斯的前世今生,犹如走进俄罗斯的历史长廊,这里既有历历在目的历史事件,又有那些历史事件背景下的俄罗斯社会、俄罗斯文化、俄罗斯民众……
欧洲具有深刻的历史底蕴、深厚的文化沉积、独特的异域风光、发达的商品经济,埃菲尔铁塔的倩影、古罗马斗兽场的宏伟、威尼斯独特的水城旖旎……令人心驰神往。《漫步欧洲》作者叶永烈游历欧洲十一国,足迹遍布东欧、中欧与南欧。他以这次旅行路线为贯穿线,记述了对欧洲的见闻和感受。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纵览欧洲》,以这次旅行路线为贯穿线,记述叶永烈对欧洲十一国的见闻;下篇《横看欧洲》,则记述叶永烈对欧洲的综合印象。
《邓小平改变中国: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是关于邓小平在1978年重要历史关头力挽狂澜、改变中国命运的全景记录。“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到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并未立即走上发展的轨道,而是深受“两个凡是”为代表的极左路线的干扰,这两年时间是中国当代最惊心动魄的历史时期,发生了很多鲜为人知、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在这样一个艰难曲折的历史转折过程中,邓小平作为一代杰出政治家,充分发挥了他的大智大勇,以巨大的政治和理论勇气,摆脱长期“左”的错误束缚,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进程,挽救了中国,凸显了邓小平作为一代杰出政治家的大智大勇。深具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仅是一次会议,围绕着它,前前后后发生了众多历史事件,叶永烈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收集资料、查阅文献,披沙拣金、去伪存真撰写了这部历史巨著,真实记录了从“文革”结束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一历史转折时期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描述了参与其中的诸多重要人物,展示了思想解放的艰难历程。《邓小平改变中国: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从粉碎“四人帮”落笔,详尽记叙了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批判“两个凡是”,与极左路线的斗争,中央工作会议和三中全会的召开等历史事件。《邓小平改变中国: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具有极高的可读性,是一部深具珍贵历史价值的巨作。 在这本最新修订的《邓小平改变中国: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中,作者新增了大量材料,吸收了2008年至今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更加真实完整地记录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政治交锋的台前幕后,值得阅读和收藏。
红色三部曲(套装3册):
红色三步曲:红色的起点红色三步曲:历史选择了毛泽东红色三步曲:毛泽东与蒋介石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钱学森博士是中国火箭、导弹、航天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是一位传奇式人物。他出身中国的华丽家族,家学渊源,1935年横渡太平洋,成为美国航空大师冯·卡门的高足。他在美国从事火箭研究,参与国防机要,甚至一度在五角大楼上班。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他以美军中校身份参加美国空军顾问团,前往德国考察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工作,审讯德国火箭鼻祖冯·布劳恩。在新中国诞生后,他准备回祖国效力,突然遭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调查”,甚至以“间谍”罪被捕入狱。美国千方百计阻止钱学森回国,因为他们深知钱学森“抵得上五个师”! 诚如艾青所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花,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经过五年的不屈抗争,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过问下,导弹翘楚钱学森终于在1955年10月8日踏上祖国的热土。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了他,称他为“火箭王”。他运筹帷幄,稳坐中军帐,对中国的“两弹一星”以及载人航天事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性巨大贡献,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提升大国地位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他,岂止“抵得上五个师”?钱学森还完善并发展了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并把这一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全部知识领域的研究,从而创立了系统科学。 本书深层次解密钱学森的期颐之年的传奇人生,文笔流畅,可读性强。全书图文并茂,首次公布了钱学森诸多鲜为人知的照片,甚至包括钱学森本人在美国拍摄的摄影作品。全书展现“知识就是力量”和“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这样鲜明的主旋律哲理。从某种意义上讲,本书不仅仅是钱学森个人的传记,而是中国“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的发展史,是中国作为大国并迈向强国的崛起史。 本书是作者的最新作品。本书献给广大读者,特别是献给广大年轻读者,从钱学森的百岁传奇人生中汲取前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