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见"编著的书籍

苏东坡时代

孔见笔下文字奇象竞出,学涉东西,思接今古,一行行指向时空的宽阔和深远,让人不免有些惊奇。他的文字有一种亲切和从容的风格,举重若轻,化繁为简,就像朋友之间的随意聊天。

——韩少功

【编辑推荐】

◎ 韩少功 李敬泽

张炜 梁永安

马勇 谢玺璋 联袂推荐

◎ 追随苏东坡的足迹,走进中华文明造极的北宋王朝,见证士大夫群体的安身立命与社会担当,以及内心深处的光风霁月与阴雨晦冥……

◎ 孔见老师通过对苏东坡的解析,是在向中华文化致敬。本书力图通过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等一系列人物的行迹和思想,从不同方向潜入北宋这个儒家王朝,呈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视野,并在整个中华文化史的大格局中加以端详与测度。在还原历史现场的同时,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人性等不同层面,作出具有想象力的解读,写出一个时代的精神史。

◎ 本书以文学方式书写历史,除了必要的情景再现,让死去的人物复活起来,没有其他虚构、杜撰、编造和戏说的成分。全书写作以正史为依据,也参考了与那个时代相关的私人笔记和著述。为了增强阅读的通畅度,对于一些晦涩的引文,做了必要的白话翻译。

◎ 史学的构架,文学的韵味,儒道佛的玄思,还有浓浓的烟火味,本书文辞隽永、意蕴丰厚,在讲述历史事件和描述历史人物中表达了独特的历史观和审美观,凝练了中华人文精神,重构了将儒、道、佛三家思想通而为一的中华文化人格。

【内容简介】

本书沿着苏东坡错落的脚印,走进中国文化最璀璨的北宋江山,以其跌宕起伏的人生为线索,将这个时代的人物与事件串缀起来,重现儒家王朝难再的荣光。

范仲淹、周敦颐、邵雍、欧阳修、王安石、程颢、司马光、苏东坡、赵抃等士君子身上散发的光辉,更是让人真切地体认到,人是一种值得珍惜与尊重的物种,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无上的宠荣。倘若失去了人性的辉光,生存就成了一种羞辱和不幸。

作为时代之子的苏东坡,在命运的折转升沉中,出入于儒道佛三家,把风尘弥漫的日常生活当成丛林道场,将云端之外的冥缈天道,带入浓呛的人间烟火,在完成自身造化的同时,实现对中华文化人格的重新定义。

海南岛传:一座岛屿的前世今生

◎兼具史学、美学、文学、儒释道全方位价值的大书

◎一部历史文化根基性的大书

◎海南岛土著作家孔见为家园创作的品格独具的大传

◎真正有性情有深思的文字,一部蕴含了奥秘与灵气的大传

------------------------------------------------

★内容介绍

《海南岛传:一座岛屿的前世今生》是“丝路百城传”丛书中唯一一部以整个岛屿(省)为地理单元的作品。海南岛的自然之魅,已经为无数的眼睛所领受。然而,作为人类生活的一个特殊现场,这里曾经风起云涌、撕心裂肺的一切,却杳然沉入历史的深幽与冰凉。本书以随笔的话语,叙述了这座海岛隐秘而传奇的身世,打捞出沉船一般斑驳的人物与事物,在复活再现的同时并加以辗转演绎,从中榨取出丰盈而令人惊讶的意义与滋味——这恰恰是海南岛最令人神往的所在。全书以时间为轴,以人、物、事为经纬,由点带面,以个人、具象之事与物作为时代的见证者,展现每个时代当时的政治体系、社会生活以及诗文的发展等。文中许多象征之物,其蕴义已非物本身,亦折射出人情、风俗、时代等交叉相织的历史迁延。

作者孔见既是很有成就的作家,也是一个地道的海南土著,无论从写作还是阅读的角度来看,本书都堪称是对这座岛屿的重新发现,是一部历史文化根基性的大书,打通古今与物我的故园缅怀之旅。

------------------------------------------------

★新星出版社社长推荐

通读两遍,孔见先生《海南岛传》的确是一部佳作。 全书以时间为轴,以传记为体,以史实为据,勾勒出了海南岛沧海桑田的数千年变迁。全书一气呵成,特点突出:

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与中国大陆相连,与中央版图相连,与中原文化相连,走向东海,走向南洋,走向太平洋。

披沙拣金,窥斑知豹:二十八篇,二十八个重要节点,如同一条主线上串着的二十八颗明珠;每个节点既互相关联,又独立成篇;每篇又都是针对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通读全书,一个立体的海南跃然纸上。

适度延展,收放自如:以苏东坡一章为例,作者先是“放”,用了一定篇幅交待宋代文化、苏东坡的官宦生平;之后,作者把苏东坡“收”入海南,重点讲述苏东坡在海南的经历;文章结尾处,作者又是一“放”,把东坡放在了海南与大陆中原“地脉”相连的位置。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是在海南岛本土出生并成长的土著,其家族在海南有绵延上千年的血脉寄递,海与礁、孤独和远陌塑造出作者独特而典型的岛人性格,山水延续,血肉相连,且数十年来对中国以及海南岛的历史反复阅读体察,他将这一切融于血脉,呈于笔下,使《海南岛传》的外在表达形式与内在逻辑线索贯通交汇,兼具哲学拷问和文学慰抚,在纵恣而妥切的文字之舞中,拓展思想维度,呈示精神标高:以“此域”辐射整个国家乃至世界,以“此人”抵达人类整体,以“此事此物”广及众物万象……儒释道贯通,文史哲一体,一部品格独具、旁人难以追仿的大传。

------------------------------------------------

★名人推荐

韩少功:

这是一本好书,写得圆熟而舒展,于史中见人,见世情、心性及命运,有纸上的体温和脉跳,因此是一部“活”的历史,打通古今与物我的故园缅怀之旅。《海南岛传》果然最合适由孔见来写。

张炜:

孔见的《海南岛传》摇曳多姿,令人神往,是真正有性情有深思的文字,是一部蕴含了奥秘与灵气的大传,读来如南国海风吹拂,爽悦感慨,痛快淋漓。

徐小斌:

与时下盛行的网红文学形成继而不同,孔见的《海南岛传》严谨、详实、文字优美脱俗,处处用典,表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积蕴。正如清代沈宗骞所云:“繁山复水,处处宜人,一丘一壑、楚楚有致。”—— 一部海南岛的历史就这样诞生:黄钟大吕、点画离披,波澜老成,丰姿跌宕。海南岛是有幸的,能读到这部书的人也是有幸的。

马良:

《海南岛传》的写作,在我看来,由于历史、尤其是孔见生于兹长于兹的海南岛历史的加入,终于令孔见比较突出的文学、哲学的长处,又有了厚重历史的依托,从而坐拥坚实的抓手,再加上孔见更在意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这用得上他写小说的塑造人物的技巧,也用得上他写散文的犀利俊逸的文笔,还用得上他儒释道方面沉潜把玩的功力。在孔见,则第一次完成了文、史、哲的“三位一体”,并且贯通一气,相互支援,珠联璧合。

Github | Docker |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