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明代儒学的叙述,主要放置于当时文化政治环境下,根据各时期发展的特点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叙述。明朝中前期的儒学发展,挑选主要代表人物进行讲解,并由此衍射至其他人。而关于阳明之后明代中后期儒学的叙述,则不限于阳明弟子,虽然阳明弟子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即使对阳明弟子的叙述,也不采用“阳明学”的研究方法,即分其弟子为现成派、归寂派、修正派等,而是采取分地域介绍阳明弟子的做法。这样做可以避免在分派上过多的理论枝蔓,而直接切入其学说及产生这些学说地域上的原因,更多的具有思想史和文化史的色彩。此外明代的民间讲会非常兴盛,对于明代儒学尤其是阳明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目前学界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为避繁冗,本书的论述以主要学者的思想宗旨及其发生的影响为主,其他则不过多涉及。
本书所用的方法,是在全面阅读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先确定被研究、被描述的思想家的问题域,然后找出与这个问题相关的全部概念范畴;依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原则,以中心范畴为纲,构成一个概念范畴的框架;理出这个框架中的逻辑关系,然后将这个框架依照其逻辑顺序叙述出来;在这一程序中,重点对这个框架中主题概念的形成及与其他概念的关系加以说明。本书以揭示被研究者的思想本身为主要任务。本书有专章叙述佛教、道教哲学及天主教传入时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碰撞。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本书对明代儒学的叙述,主要放置于当时文化政治环境下,根据各时期发展的特点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叙述。明朝中前期的儒学发展,挑选主要代表人物进行讲解,并由此衍射至其他人。而关于阳明之后明代中后期儒学的叙述,则不限于阳明弟子,虽然阳明弟子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即使对阳明弟子的叙述,也不采用“阳明学”的研究方法,即分其弟子为现成派、归寂派、修正派等,而是采取分地域介绍阳明弟子的做法。这样做可以避免在分派上过多的理论枝蔓,而直接切入其学说及产生这些学说地域上的原因,更多的具有思想史和文化史的色彩。此外明代的民间讲会非常兴盛,对于明代儒学尤其是阳明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目前学界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为避繁冗,本书的论述以主要学者的思想宗旨及其发生的影响为主,其他则不过多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