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以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为背景,描绘出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封建专制下新兴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萌动。结构宏大、情节委婉、细节精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声口毕现,堪称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 典。
由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以庚辰(1760)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为底本,以甲戌(1754)本、已卯(1759)本、蒙古王府本、戚蓼生序本、舒元炜序本、郑振铎藏本、红楼梦稿本、列宁格勒藏本(俄藏本)、程甲本、程乙本等众多版本为参校本,是一个博采众长、非常适合大众阅读的本子;同时,对底本的重要修改,皆出校记,读者可因以了解《红楼梦》的不同版本状况。
红学所的校注本已印行二十五年,其间1994年曾做过一次修订,又十几年过去,2008年推出修订第三版,体现了新的校注成果和科研成果。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原本就有多种说法及推想,“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高鹗续”的说法只是其中之一,这次修订中校注者改为“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应当是一种更科学的表述,体现了校注者对这一问题的新的认识。
现在这个修订后的《红楼梦》是更加完善。
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文学名著《红楼梦》,早在以抄本形式流传的时候,就已经附有评语,这就是由脂砚斋、畸笏叟等人所加的现在统称为“脂评”的批语。因为这些作评者是曹雪芹的亲友,了解作者写作《红楼梦》的情况,所以批语中揭示了不少有关《红楼梦》写作背景、与曹家家世的关系、80回后的情节等等内容,这些批语对读者加深理解小说内容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以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等早期脂评本为底本,汇集了戚序本、蒙府本等其他脂评本的部分脂批,并参考、 吸收若干新校点本及脂评辑本的校点成果整理而成。
本书第一至八回、第十三至十六回、第二十五至二十八回以甲戌本为底本, 第六十四回、第六十七回以列藏本为底本,其余部分以庚辰本为底本。 在以上版本基础上,或参校其他脂本,或参考学者意见,做了必要的校改。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集大成之作,自问世以来就不断有人研究其精髓。《红楼梦》版本众多,可靠的版本却难能可贵,关于这一点,红学爱好者和研究者都深有体会。《红楼梦》现存版本大致分为两个体系,一个是仅流传前八十回、保留脂砚斋评语的脂评本,另一个是经过程伟元、高鹗整理补缀,删去所有脂砚斋评语并续写完成一百二十回的程高本。所谓脂评本,是所有带脂批的《石头记》传抄本的统称。这些传抄本都保留了大量的朱红色批语,其中有些重要的传抄版本上题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字样,人们把这些早期的《石头记》抄本称为脂评本或脂批本。
《红楼梦》原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可见它与《水浒》《三国》等书不尽相同。《石头记》从一开始传抄行世时就带有脂砚斋的多次评点,而不是后世读者所加。也就是说,脂砚斋的批语是小说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不同于后人的附会。甚至可以说脂砚斋实际上是曹雪芹的合作者,这是脂评本不同于其他明清小说评点本的最重要之处。
中国人家里如果只收藏一套书的话,那它就应该是《红楼梦》。
我说的,可不是地摊上那种全书压缩在一册里头,字小得芝麻一样的古典名著简易读本。
既然是家藏,就是它的版本、校勘、装帧,从内容到形式,都应该尽善尽美。
它在家里,不光关乎风格品味,也会对孩子与中国文化最初相遇的印象,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1 少时读红楼,而今石头记
中国人当然要读红楼,这是中国最具生命感的书,没有之一。
只是,大多数人可能都不知道,我们从小读的《红楼梦》,属于“程高本”。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其实是我们现在所能知道的曹雪芹这部奇书最早的样子,在红学界也被认为更接近曹雪芹的创作原意。
在大多数人的概念里,脂评本属于研究者的专业资料,普通阅读者读通行的“程高本”也就够了。毕竟是看个小说嘛,又不是写论文。
但我却可以告诉你,
如果,这辈子你只是情窦初开的少年时分,草草读过通行版本,
那么你会和曹雪芹动用中国所有精神遗产进行的这次伟大创作,遗憾地擦肩而过。
年少读红楼看的无非是花团锦簇儿女情长。长大成人之后,关于世情人心,有了不同的况味,恰恰好体验这本浩瀚之书的精妙所在。
这个年纪就一定要读脂评。
脂砚斋的随文评点,就像是中国园林中的匾额、碑刻,你一路贪看风景,目不暇接,它或是凑趣,或是提点,或遥指前路。
一个园子那些原本可能被忽略的妙处,都给你有圈有点。
作脂批的到底是谁?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
至今红学界众说纷纭,难有定论,我们普通人也大可不必纠结。
我们只需要知道的是,他是曹雪芹身边非常亲近的人,他不但见过红楼梦初稿,还长久陪伴和慰藉了曹雪芹的写作,他理解、鼓励甚至参与了这部伟大作品的诞生。
2 如梦大观园,还得识孙温
随着这套书一起呈现给你的,还有一本234页的大画册。画册出自清代的孙温。
这本画册的原作,一直尘封在旅顺博物馆。
孙温这一生,可以说,就是为了画红楼梦而生的。
他花了三十几年时间,耗尽心血,把《红楼梦》一百二十回的情节故事,浓缩在二百三十几幅画作中。
他用极细的工笔描绘了大观园的亭台楼阁、蓼汀水榭。描绘了三千多个人物形象,衣饰华美,步态生动。
中国传统绘画,精于山水花鸟,笔法这么精细漂亮的人物画,并且围绕一部小说创作,几乎是唯一。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放弃了选取部分插图放到小说里的方案,把全部现存的图画统统收入画册,让你一帧一帧,看个过瘾。
这本画册,最大程度上还原了曹雪芹写作年代的生活风貌。
看过它们,下次想起林妹妹、宝哥哥,你脑子里就不会只是挥之不去的电视剧里的样子了。
3 轻软一卷书,盈盈一手握
最后还要特别说说这套石头记的装帧。
这套书最初的设计是硬壳精装。但我始终觉得不甘心,这么一本满目锦绣的书,硬邦邦的封面总归不好亲近。
前后试了十几种方案,马上要下厂了,终于找到一种布纹皮料,虽然它有点小贵,工艺难度大,甚至要专门请浙江的工厂单独生产。
但用它做封面,实在是又柔软又服帖。
这样的一册书在手,坐着、躺着、车上、路上,什么时候看,都觉得熨帖舒服。
它能在桌上摊平,也能半卷在手里,有了古人看线装书的体验。
封面“红楼梦”三个字,集自书法大家董其昌。
孙温的画册,用了裸脊锁线装订,能够完全在桌上摊平,不妨碍任何一处画面细节的欣赏。
市面上的脂评本,多半是竖排、没有标点的影印本,对于当代读者来说难度太大。
这次采用简体横排,多方咨询红学专家,查找资料,最终选定可靠的底本,对照其他版本,逐字核对校订,反复斟酌,费了很大的心血。
为了保证阅读的完整性,八十回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之外,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也附在了全书后头。
我们正身处一个变动、喧嚣、不确定的时代。希望有这样一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可以进入你的生命时间。
掀开书页,触手生春。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以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为背景,描绘出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封建专制下新兴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萌动。结构宏大、情节委婉、细节精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声口毕现,堪称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 典。
由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以庚辰(1760)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为底本,以甲戌(1754)本、已卯(1759)本、蒙古王府本、戚蓼生序本、舒元炜序本、郑振铎藏本、红楼梦稿本、列宁格勒藏本(俄藏本)、程甲本、程乙本等众多版本为参校本,是一个博采众长、非常适合大众阅读的本子;同时,对底本的重要修改,皆出校记,读者可因以了解《红楼梦》的不同版本状况。
红学所的校注本已印行二十五年,其间1994年曾做过一次修订,又十几年过去,2008年推出修订第三版,体现了新的校注成果和科研成果。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原本就有多种说法及推想,“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高鹗续”的说法只是其中之一,这次修订中校注者改为“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应当是一种更科学的表述,体现了校注者对这一问题的新的认识。
现在这个修订后的《红楼梦》是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