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在中国》内容简介:“在每一分钱都渗透着血和泪的资本市场中,号称‘做上帝的工作’的高盛,两万多员工每年单奖金就有一、两百亿美元,超过了半数国家的GDP!从《高盛阴谋》到《高盛在中国》,德林用精湛细致的笔触将它们的猫腻儿揭了个底儿掉。国人借此看清高盛是如何在金融这一无硝烟战争中,像他们的祖先在鸦片战争中那样,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的。金融究竟让谁富有!”
“作者眼中高盛的行为,给了我们三个反思:一、在这多重标准、资金导向的全球市场中,要以怎样的标准来衡量利益与企业道德?二、巴菲特今天的成就多来自于低价收购在市场恐慌下的便宜股票,是圣典行为吗?三、以利益为优先的资本市场,赢家地位是仅取决于获利多寡及所创造出的股东权益而已吗?”
“了解邪恶,因为我们要在邪恶中生存。如果我们要在资本市场的洪流里求生并游刃有余,认清、了解、最后武装自己,是我们一定要做的功课。我常说,泡沫并不可怕,一个成功的金融操作者,就是要懂得如何在泡沫还没吹起来之前切入,在泡沫破灭前离开,然后寻找下一个泡沫。重要的是,你还要明白,通常是谁、或是谁如何、用什么样的方法。刺破了泡沫。”
《干掉一切对手:看高盛如何算赢世界》:为什么仅仅六个月,雷曼兄弟的负债就激增至613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万亿元),不得不宣布破产?为什么美国的次债危机会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为什么国际油价从每桶145美元暴跌至每桶40美元?为什么你不知道奥巴马背后有大财团的秘密支持?为什么迪拜会深陷债务危机?从北高加索到北非,从南北战争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作者用大量的事实、生动的中国黑话诠释了高盛这个金融危机中的最大赢家!难道真的有人在操纵石油价格?难道美国大选背后另有隐情?难道金融危机是被策划的?这是一种惊人的逆转,高盛广为人知的那些美德,诸如盈利能力、谨慎作风、以及与政府的亲密关系等,难道都成了谋取商业利益、干掉商业对手的秘密武器?高盛用它贪婪的眼睛盯着这个世界,不管是人还是其他财富,它总是能从丝丝血腥味中闻到商机,不放过任何一种可能。资本世界就是黑涩会,这次,高盛做了这个星球上的王者!
这位国际金融大亨早已悄悄地在中国设下了赌局,当年中国石油石化的格局就有高盛的影子。高盛是怎么布局的,又酝酿着什么样的阴谋?中航油、深南电、中国远洋、中国国航等中国企业的命运又将怎样?……
迪拜泡沫、希腊混乱、欧元危机……谁是这一连串事件的真正操控者?高盛!
谁又能想到,这场连环局的终极目标,居然是中国!
从北高加索到北非,从南北战争到2010年的希腊危机,作者用大量的事实、生动的中国黑话诠释了高盛这个金融危机中的最大赢家!高盛“欺诈门”事件震惊全球,一夜之间,股市、期货纷纷暴跌。高盛的能量到底有多大?美国证监会能否一查到底?这是否只美国政府和高盛合演的“双簧戏”?干掉贝尔斯登、雷曼、AIG、迪拜、希腊之后,谁将是高盛的下一个猎物?
1862年,晚清经济改革拉开序幕,在执政集团与汉族武装集团争权夺利的过程中,马尾船厂、江南制造总局两大军工项目上马。
衙门化的国有企业运作效率极低,在1872年开始的一场国企反腐运动中,改革的大门向民营资本开放。自此,1872年成为国有向民营、局部向整体改革的一个起点,也是晚清王朝为自己埋下隐患的起点。
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袁世凯、张之洞为首的官方实力派成为改革的主角,以唐廷枢、胡雪岩、盛宣怀、郑观应为首的新旧商人成为改革的先锋。
朝廷与商人的较量,国退民进、民进国退的多年交锋,最终使经济改革倒逼政治体制改革。在一场商业势力助推的宪政改革中,1911年晚清走向灭亡。
【编辑推荐】
1.《高盛阴谋》作者李德林心力之作,6年+65万字,首次翔实展现晚清经济变革;
2. 读懂晚清经济改革,真正理解当前中国。晚清和中国当下极其相似,历史就是“现实的昨天”。本书包括股市、官商、价格战、国企反腐、跨国公司等内容,以晚清为鉴,读懂中国未来;
3. 吴晓波、张鸣、纪连海、陈九霖等专家名人一致推荐;
4.本书参考资料厚实、权威,作者耗时6年,收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盛宣怀等奏折、书信、文集、日记等第一手资料,超过两千万字。
当洋务运动、甲午战争、西安新政、预备立宪等重大历史事件撞击晚清脆弱的政治神经时,轮船招商局跨国并购、上海地产股市泡沫、国际橡胶风波黑幕等经济与金融风暴,彻底摧毁了蹒跚前行的大清王朝。资本决定国家命运!什么样的政治改革都无法挽救濒临崩溃的金融体系。庞大的大清帝国轰然倒塌在资本的圈套中,空留无尽伤痛、无尽遗恨……
全书从经济、金融视角讲述晚清最后三十年的历史,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晚清。集中描述了在英法美德日等帝国主义列强的觊觎阴谋、大清政商界的权谋利益倾轧及众多大清子民的盲目无知交织中,风雨飘摇的晚清的兴衰起伏。
1862年,晚清经济改革拉开序幕,在执政集团与汉族武装集团争权夺利的过程中,马尾船厂、江南制造总局两大军工项目上马。 衙门化的国有企业运作效率极低,在1872年开始的一场国企反腐运动中,改革的大门向民营资本开放。自此,1872年成为国有向民营、局部向整体改革的一个起点,也是晚清王朝为自己埋下隐患的起点。 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袁世凯、张之洞为首的官方实力派成为改革的主角,以唐廷枢、胡雪岩、盛宣怀、郑观应为首的新旧商人成为改革的先锋。 朝廷与商人的较量,国退民进、民进国退的多年交锋,最终使经济改革倒逼政治体制改革。在一场商业势力助推的宪政改革中,1911年晚清走向灭亡。 【编辑推荐】 1.《高盛阴谋》作者李德林心力之作,6年+65万字,首次翔实展现晚清经济变革; 2. 读懂晚清经济改革,真正理解当前中国。晚清和中国当下极其相似,历史就是“现实的昨天”。本书包括股市、官商、价格战、国企反腐、跨国公司等内容,以晚清为鉴,读懂中国未来; 3. 吴晓波、张鸣、纪连海、陈九霖等专家名人一致推荐; 4.本书参考资料厚实、权威,作者耗时6年,收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盛宣怀等奏折、书信、文集、日记等第一手资料,超过两千万字。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高盛在中国》内容简介:“在每一分钱都渗透着血和泪的资本市场中,号称‘做上帝的工作’的高盛,两万多员工每年单奖金就有一、两百亿美元,超过了半数国家的GDP!从《高盛阴谋》到《高盛在中国》,德林用精湛细致的笔触将它们的猫腻儿揭了个底儿掉。国人借此看清高盛是如何在金融这一无硝烟战争中,像他们的祖先在鸦片战争中那样,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的。金融究竟让谁富有!”
“作者眼中高盛的行为,给了我们三个反思:一、在这多重标准、资金导向的全球市场中,要以怎样的标准来衡量利益与企业道德?二、巴菲特今天的成就多来自于低价收购在市场恐慌下的便宜股票,是圣典行为吗?三、以利益为优先的资本市场,赢家地位是仅取决于获利多寡及所创造出的股东权益而已吗?”
“了解邪恶,因为我们要在邪恶中生存。如果我们要在资本市场的洪流里求生并游刃有余,认清、了解、最后武装自己,是我们一定要做的功课。我常说,泡沫并不可怕,一个成功的金融操作者,就是要懂得如何在泡沫还没吹起来之前切入,在泡沫破灭前离开,然后寻找下一个泡沫。重要的是,你还要明白,通常是谁、或是谁如何、用什么样的方法。刺破了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