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2000年》全面展现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历史,跨度从秦汉至晚清。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还原这条海路上演的历史活剧,回顾是何人往东而来,又是何人向西而行,方士、僧侣、海商又是怎样在世事险恶与惊涛巨浪之中完成历史使命。从回顾历史的视角全面解读、分析海上丝绸之路,读者能从本书看到古代中国对外开放、平等合作的文化传统,更好地理解新时期“一带一路”。
《谁在地球的另一边:从古代海图看世界》是一本关于世界观与世界史的另类解读的书,通过百余幅经典古代海图,描述了人类海上交往活动的历史进程,以及由大航海所带来的大发现、大变革:地球不是方的、赤道非洲是可以绕过的、西半球有一个新大陆、南半球还有一个未知大陆;同时,也可以看到由香料、黄金、黑奴贸易……引发的大海战、大侵略、大移民:世界通过各种各样的海洋活动被一步步认识,并在血雨腥风中,形成了几家欢乐几家愁的今日格局——这一切都被古代的制图家以地图的形式记录下来。
《谁在地球的另一边:从古代海图看世界》搜集了上百幅经典古代地图,确切地说是上百幅与海有关的、广义上的古海图。这些图以现存最早涉及海洋的古地图为起点,止于19世纪末。这些记录历史,甚至创造了历史的经典古代海图,构成了一部色彩迷人的另类世界史。可以说,它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也肯定是一本让人长见识的书。
《谁在世界的中央:古代中国的天下观》是花城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谁在地球的另一边:从古代海图看世界》的姊妹篇;关注的仍是古人对世界的认识以及最初的全球化进程,与前一《谁在世界的中央:古代中国的天下观》不同的是,它不是讲外国的故事,而是讲中国的故事。
作者通过解析古汉字中的方位字词、古代的天经地义、早期的方国形成、后来的天下一统,以及交通穿越与军事防线……讲述古代中国天下观的文化来源;通过“王在世界之中”到“西方传教士入华”的历史演进,描绘中国与世界的主动与被动的接触,分析封建王朝在历史关口“关门大吉”式的应对,和后来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体用”攻略;展现了由于对自身的错误认识和对世界的错误判断,中国被一步步拖入挨打、割地、赔款的可悲境地的历史脉络。
《谁在世界的中央:古代中国的天下观》从人文地理的角度,以文化随笔的形式,在普及知识的过程中融入文化上的反思,实为一部别样的古代中国的成长史。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海上丝绸之路2000年》全面展现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历史,跨度从秦汉至晚清。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还原这条海路上演的历史活剧,回顾是何人往东而来,又是何人向西而行,方士、僧侣、海商又是怎样在世事险恶与惊涛巨浪之中完成历史使命。从回顾历史的视角全面解读、分析海上丝绸之路,读者能从本书看到古代中国对外开放、平等合作的文化传统,更好地理解新时期“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