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大漠》是梁子第三次非洲之行后用辛苦和爱写成的。这次梁子去的是位于红海之滨的一个非洲之角小国厄立特里亚。和前两次非洲之行不同的是,梁子这次所蹲点采访的提奥村属厄立特里亚南红海省的穆斯林地区,主要是阿法尔民族的居住地,那里交通和通讯不便,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由于条件的限制、宗教习俗、生活习惯等种种原因,对于一个女性的梁子来说在那里所遇到的不便、困难、尴尬甚至危险便可想而知。她这次在红海和沙漠之间那块狭长地带的经历读起来既有点像荒漠游记,又有点像探险小说,内容丰富详实,文字生动朴实,叙述情真意切,仿佛是带着你游荡在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历经喜怒哀乐,尝尽酸甜苦辣。毫无疑问,梁子的付出是值得的,收获也是颇丰的,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上如愿以偿,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西非丛林的家:我与塞拉利昂曼迪人》讲述了从我第一次走进非洲,就采取了安“家”的方式。在我看来,家的概念完全不同于旅店。家里有亲人,充满了牵人魂魄的情感,是一个让人惦念的地方。而旅店则只是一个行路人的驿站,一旦离去,谁还会把心留住?缘于这个想法,我在非洲既不是游骑无归,也没选择寄宿旅店,而是随着黑人筑巢安家。为此,非洲有我的亲人,有邻家史妹,还有一帮够交情的哥们儿。而由于我的到来,中国在他们眼中也不再遥远不再陌生。
纵使世事艰辛,仍然笑对希望
致永远向往不忍逃离的非洲大地
致跋扈命运中向死而生的非洲女性
莱索托、塞拉里昂、喀麦隆、乌干达……
只用相机问候 我的姐妹你好吗?
十年前,梁子想尽各种办法,只为去非洲大陆看一看。
在莱索托,跟着大酋长挺进村庄,竟被诸多男人“爱”上了;在塞拉里昂,和神一样的女大酋长拉家常;在喀麦隆,与尸体同车,跟坟墓住在一个院子里;在布隆迪,婚礼上竟被邀请吸“大粪”……
十年来,八次独身前往非洲,给她留下最深印象的,并非广阔壮美的风光,而是那些坚强豁达,乐观阳光的女人。
在非洲,女人很少上学,婚姻没有自主,父亲看中的男人就是她的丈夫。在不少村庄,女人婚后生了两三个孩子才能出门。
乍一看,非洲女人活得太琐碎,没有发言权,没有选择权,没有反抗权,没有放弃权,只有接受和承受。但她们活得色彩斑斓,从头发丝到脚指甲都埋着故事……
只是,不管多么顽强的女人,别忘了,她们也会疼痛……
这是一个中国女摄影师在黑人村落的生存纪实,一本能够震撼人的内心的书,看看非洲的高山王国——莱索托王国高山区人民的生活吧!
2000年7月,一个漆黑的夜晚,梁子像一颗天外陨石,突然降落在地球另一端的南部非洲莱索托王国(LESOTHO)莫霍特隆区(MOKHOTLONG)一个叫塔巴姆(THABANG)的山村。从那时起她就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旅程——一个中国女摄影师在黑人村落的生存记录。在那里她用她的镜头记录了非洲的人和非洲的社会,记录了非洲的改变和坚持,对她来说,非洲是永远的诱惑。她相信,她一定会再走向那片土地,走进那里的各国友好人士,因为,同是一座星球,那里有一片需要关注的土地,还有成千上万需要帮助的人们。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红海大漠》是梁子第三次非洲之行后用辛苦和爱写成的。这次梁子去的是位于红海之滨的一个非洲之角小国厄立特里亚。和前两次非洲之行不同的是,梁子这次所蹲点采访的提奥村属厄立特里亚南红海省的穆斯林地区,主要是阿法尔民族的居住地,那里交通和通讯不便,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由于条件的限制、宗教习俗、生活习惯等种种原因,对于一个女性的梁子来说在那里所遇到的不便、困难、尴尬甚至危险便可想而知。她这次在红海和沙漠之间那块狭长地带的经历读起来既有点像荒漠游记,又有点像探险小说,内容丰富详实,文字生动朴实,叙述情真意切,仿佛是带着你游荡在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历经喜怒哀乐,尝尽酸甜苦辣。毫无疑问,梁子的付出是值得的,收获也是颇丰的,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上如愿以偿,达到了预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