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于一》是约瑟夫•布罗茨基的首部散文集,以长文为主,夹以若干短文,仅十八篇文章,篇篇精彩,再加上其文体和“书体”的独特,遂形成一本完美之书。这是一个伟大诗人的精神自传,也是一部私人回忆录。布罗茨基以创造性的诠释与解读,完成了他对阿赫玛托娃、奥登等人的致敬,对个人价值的有力捍卫,还有对独裁者罪行的揭露和控诉。这样的控诉使用的不是公共语言和措辞,而是站在“一个诗人对一个帝国”的高度。而这个高度,又源自他的一个信念:语言高于一切,甚至是时间崇拜的对象,诗歌则是语言的至高形式。
《小于一》自2014年初次在国内译介之后,诗人翻译家、译者黄灿然先生继续对这个经典译本进行着孜孜不倦的雕琢与打磨;时隔六年,我们得以呈现给读者一个务求精益求精的全新修订本,以此向伟大的俄语诗人、英语散文家布罗茨基致敬。
∽ ∽ ∽
“通篇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将学术的精准与诗人的激情相结合。”
——《泰晤士报》
“他的散文具有大师的力量与精准,时而却又发散出先知般的道德光辉。”
——《华盛顿邮报》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瑟夫·布罗茨基经典散文集
美国国家书评奖获奖作品
“一个诗人对一个帝国”
在这部题材丰富、视界浩淼的散文集中,约瑟夫•布罗茨基开篇便用深沉内省的目光审视了自己在苏俄的早年经历以及随后去往美国的流亡生涯。接着,作者用惊人的博学探讨了诗歌的张弛变幻、历史的本质、流亡诗人的双重困境等一系列颇具广度与深度的话题,思维的触手延揽古今,上及古罗马贤帝马可•奥勒留, 下至现当代诗人托马斯•哈代与罗伯特•弗罗斯特,将对存在本质的哲学探讨与对诗歌美学的炽烈情愫糅合锻造为继《小于一》之后的又一部世所罕见的奇作。
收入文集的二十一篇散文大致分为回忆录、旅行记、演说讲稿、公开信和悼文等几种体裁。这些散文形式多样,长短不一,但它们诉诸的却是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诗和诗人”。这卷文集可以说是通向布罗茨基的诗歌观和美学观,乃至他的伦理观和世界观的一把钥匙。文集中最后一篇作品《悼斯蒂芬·斯彭德》完成后不到半年,布罗茨基自己也离开了人世,《悲伤与理智》因此也就成了布罗茨基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散文集,是布罗茨基散文写作、乃至其整个创作的“天鹅之歌”。
上海译文出版社此次翻译出版的《悲伤与理智》是这部佳作的首个国内中文译本,在翻译文学界具有填补空白的重大意义以及不可替代的文学与学术价值。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小于一》是约瑟夫•布罗茨基的首部散文集,以长文为主,夹以若干短文,仅十八篇文章,篇篇精彩,再加上其文体和“书体”的独特,遂形成一本完美之书。这是一个伟大诗人的精神自传,也是一部私人回忆录。布罗茨基以创造性的诠释与解读,完成了他对阿赫玛托娃、奥登等人的致敬,对个人价值的有力捍卫,还有对独裁者罪行的揭露和控诉。这样的控诉使用的不是公共语言和措辞,而是站在“一个诗人对一个帝国”的高度。而这个高度,又源自他的一个信念:语言高于一切,甚至是时间崇拜的对象,诗歌则是语言的至高形式。
《小于一》自2014年初次在国内译介之后,诗人翻译家、译者黄灿然先生继续对这个经典译本进行着孜孜不倦的雕琢与打磨;时隔六年,我们得以呈现给读者一个务求精益求精的全新修订本,以此向伟大的俄语诗人、英语散文家布罗茨基致敬。
∽ ∽ ∽
“通篇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将学术的精准与诗人的激情相结合。”
——《泰晤士报》
“他的散文具有大师的力量与精准,时而却又发散出先知般的道德光辉。”
——《华盛顿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