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单体事件,战火遍及所有有人类定居的大洲,超过5000万人在战争中死亡,全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遭到严重摧残。而且,二战的影响直至今日仍未衰退,它的遗产是理解当今世界难以绕开的话题,而它壮阔而又悲怆的战争画卷也始终冲击着后人的心灵。
约翰•基根以二战战事本身为主要关注点,从战争中的技术与人性两个角度进行了结构分明、层次清楚的叙述。在地域上把战争分为东线、西线、太平洋战场,分别按照时间段加以叙述。首先关注领导人所面临的世界政治环境、他们的战略困境及其决策给战争进程带来的影响。进而以不列颠空战、克里特空降战、中途岛航母战、法莱斯装甲战、柏林城战和冲绳两栖战为例,重点分析了六种新式、重要的战争形态,以及双方胜负的关键。
■ 军事制度、用兵之道、武器装备、内政外交,都无法反映战争的真实面目
■ 阿金库尔横飞的长箭、滑铁卢密集的火枪弹、索姆河倾泻如雨的炮弹
■ 当身临战场,战争对我意味着什么?我在战斗中会怎样行动?
■ 战争史巨擘成名之作,以三场经典战役,还原真实战场
■ 独辟蹊径,聚焦战争中的人类行为,洞悉战争真相
《战争的面目》是军事史学者约翰•基根的成名作,选取不同时代发生在同一地区的三场经典战役,解读真实的战争是怎样进行的。这三场经典战役分别是:英法百年战争中的阿金库尔战役(使用单手武器),拿破仑军队同英普军队的滑铁卢战役(使用单发火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索姆河战役(使用连发火器)。
与古往今来大多数战争文学作品的浪漫主义描写不同,实际战斗过程往往是琐碎且凌乱的。尽管战斗开始之前,决策者会制订一个完备的作战计划,但在实际行动中,双方部队的互动实况往往是无法预测的,作战计划通常会被打乱。另一方面,战场上的普通士兵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只能关注周遭狭小范围的情况,指挥官的目标和他并无太大关联。面对横飞的炮火、血肉模糊的尸体还有各种出其不意的错误指挥,再坚强的意志也不可能不受冲击。
本书改变了传统叙述战争的方式,聚焦于士兵在战场的真实处境与行为。指挥官或战略家角度的宏观分析勾勒了战争的轮廓,但只有了解战争的面目,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战争。
荣获奖项:
【美国校际研究协会(ISI)20世纪Top50非虚构图书】
【兰登书屋现代图书馆20世纪Top100非虚构作品】
【《卫报》基本书单(Guardian Essential Library)】
《战争史》是“我们时代最卓越的战争历史学家”约翰·基根写给文明世界每个普通人的经典之作,它以战争的起源和变迁为主线,跨越4000年的历史时空,讲述战争如何影响文明,以及战争如何改变人类社会的命运。
从人类诞生之初,到人类进入现代世界,战争从未远离。战争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也是文明演变的主要动力。它不仅引发政治、经济、科技与文化的一系列变革,而且促进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从复活节岛的巨人石像,到墨西哥的阿兹特克文明遗迹;
从古代中国的万里长城,到罗马帝国的重兵方阵;
从公元前1469年美吉多的战车对决,到“二战”太平洋战场的原子弹爆炸,基根为我们描绘了不同文明形态下的战争,这些战争犹如一幅幅绚丽的挂毯,勾勒出文明背后的冲突与对抗。
全书谋篇布局独具巧思,不是以编年形式单线罗列战例,而是从石、肉、铁、火四个主题,多维度解读人类历史上的战争。原始部落的燧石矛头、希腊战士的青铜武器、马背民族的战马和战车御者,以及近现代军事制度,每一次战术、武器、战争组织等的进步,都催生了更高程度的文明。透过军事、战略角度的精妙分析,跨越人类学、生物进化论、演化心理学等多元领域,基根从战争的视角,引导我们发现不一样的人类文明。
历史的本质在于反思,反思使人类文明得以延续。《战争史》从战争的角度反思人类社会的命运,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这是一部文明世界中,每个人都值得一读的战争史经典。
-----------------------------------------------------------------------------------------------------------
编辑推荐:
“我们时代最卓越、最博学的战争历史学家”约翰·基根,酝酿40年的野心之作,集大视野、大格局和人类关怀于一身,写给文明世界每个人的战争史经典巨作。
以截然不同的视角,重新解释战争,以及人类社会的命运。战争不是政治的延续,而是植根于人性的文化现象。“一切文明都(部分地)植根于其战争缔造。”军队和战争改变了政治和文化的本质,甚至主导了文化的形态。
谋篇布局独具巧思,不是以编年体形式单线罗列历史上的战争事例,而是从石、肉、贴、火四个主题多维度解读人类历史上的战争。既有军事、战略角度的精妙分析,又能跨越人类学、生物进化论、演化心理学等多元领域,解读不一样的战争与文明。
权威经典,作者是战后英语世界头号军事史权威,著有二十多部畅销作品。《战争史》荣获1993年首届达夫·库珀奖,《泰晤士报》《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等主流媒体年度最佳选书。
全新译本,联合国高级翻译担纲翻译重任,译文流畅易读。20周年典藏纪念版,新增精美彩插,给读者提供完美的图文阅读体验。
媒体及专家评论:
《战争史》是我读过的最有宏大视角和人文关怀的战争著作。
——何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著名政治经济学者)
战争是驱动人类历史最重要的力量之一。约翰·基根的这部《战争史》,在短短400页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战争的“大历史”,以期我们铭记人类历史的血腥和残酷。一部无与伦比的作品。
——唐世平,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知名国际关系学者
约翰·基根的文字颇具可读性,同一时代的军事史学者无人能出其右。《战争史》广征博引,是迄今为止最值得称道的一部作品。
——迈克尔·霍华德(Michael Howard),耶鲁大学教授、著名军事史学者
我们时代最杰出的军事史学家,为我们展开一幅引人入胜的战争历史图景,……这是一部旷世佳作。
——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
约翰·基根从历史学、心理学、冶金学、遗传学、后勤学、考古学、战略和战术等多个角度入手,考察战争的各个层面。无论是古巴比伦帝国,抑或索姆河会战,他都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并且提出新颖的观点。《战争史》这部著作令人惊叹,无与伦比。
——奈杰尔·尼克尔森(Nigel Nicholson),政治家、大英帝国勋章获得者
1993年我接触到这本书,它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刻画了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战火纷飞的恢弘图景。
——保罗·约翰逊(Paul Johnson)《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图书
一部杰作,……即使再过一百年,它依然将是同类书中的佼佼者,经典性丝毫不会逊色。
——《纽约客》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单体事件,战火遍及所有有人类定居的大洲,超过5000万人在战争中死亡,全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遭到严重摧残。而且,二战的影响直至今日仍未衰退,它的遗产是理解当今世界难以绕开的话题,而它壮阔而又悲怆的战争画卷也始终冲击着后人的心灵。
约翰•基根以二战战事本身为主要关注点,从战争中的技术与人性两个角度进行了结构分明、层次清楚的叙述。在地域上把战争分为东线、西线、太平洋战场,分别按照时间段加以叙述。首先关注领导人所面临的世界政治环境、他们的战略困境及其决策给战争进程带来的影响。进而以不列颠空战、克里特空降战、中途岛航母战、法莱斯装甲战、柏林城战和冲绳两栖战为例,重点分析了六种新式、重要的战争形态,以及双方胜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