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我們今天還在靠理想(而不是某種現實指標)支撐著往前走,那麼這種理想恰恰是由那個荒蕪年代培植起來的。“我們這一代”中有很多人幹著本不屬於自己幹的事,在70年代後那些熱情高漲的年月裏,我們每個人都作出了種種努力,有時也患下一些可愛的幼稚病,每一次不同的面孔上都毫不掩飾地透現出充滿希望的鎮定和安詳。如果說肖全留下了“我們這一代”最好的照片,毋寧說肖全留下了“我們這一代”最好的記憶
人的记忆会慢慢消退,而年迈的马克-吕布会越来越快地淡出大家的视野。拿什么来永久地记住马克?如何做,我们才会不遗忘这位影像巨人的音容笑貌?用一本书,记录20多年里两个摄影人之间这段“走心”的忘年交,或许是个很好的选择。于是,我们出版了今天这本影像回忆录。
“摄影无法改变世界,但能够展示世界,尤其是在世界本身不断变化之时。”对于自己曾经说过的这句话,马克·吕布身体力行,当他预感到中国即将发生一场巨变时,他丝毫没有吝啬自己天才的镜头。在西方世界并不十分了解中国的时候,马克冷静、客观而饱含善意和趣味的纪实作品,让无数西方人看到了最真实的中国面孔,消解了许多误解与隔阂。
这部作品记录了这位伟大的法国摄影师对中国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认可,记录了这个国家的沧桑变化,还记录了摄影家肖全对马克·吕布父与子般的师生情谊。
肖全被誉为“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肖全在摄影圈内外的知名度,源于他拍摄的《我们这一代》大型摄影集。这本画册几乎囊括了1980、1990年代文艺界风云一时的各色知名人物。肖全用他的温情和执着,见证了那代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折射出他们的痛苦与欢乐、彷徨与坚持,而这一切,都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时代的关注和对生命的永恒关怀。《肖全·100种杭州》则是肖全对《我们这一代》摄影集的创作延续,也是他自2012后计划拍摄的“时代的肖像”的一个组成部分。2017年夏天,肖全在钱江晚报社编辑们的协助下,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搭起了一座“时代照相馆”,邀请100位各行各业的杭州人,给他们拍摄“时代的肖像”。在肖全的镜头中,从呀呀学语的幼儿园小朋友,到精神矍铄的耄耋老人,从平凡普通的快递小哥,到家喻户晓的文艺大咖,虽然长相不同,动作千姿,表情百态,却个个神采飞扬,精神抖擞,体现了新时代杭州人的精神面貌,其影像品质完全可以和19世纪德国著名肖像大师奥古斯特·桑德的人像作品相媲美。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杭州,进入新时代后,无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都走上了快车道,2016年举办了G20峰会,还将迎来2022年亚运会。传统又创新的杭州人让城市焕发出别样风貌。作为一名肖像摄影师,肖全有心为时代留影,用摄影记录杭州的新气象和新面孔。在这座城市里生活的人们,连接着这座城市的过去与未来。普通人的面孔,往往留下更多时代的印记。肖全说:“精英有普通人的一面,普通人也有闪光的一刻。每个人都非常独特,而我就是要用拍出的照片告诉他们:你是独一无二的你。”
肖全用镜头记录杭州人的面孔,讲述镜头背后的故事,为杭州这座城市留下一个时代的记忆。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如果說我們今天還在靠理想(而不是某種現實指標)支撐著往前走,那麼這種理想恰恰是由那個荒蕪年代培植起來的。“我們這一代”中有很多人幹著本不屬於自己幹的事,在70年代後那些熱情高漲的年月裏,我們每個人都作出了種種努力,有時也患下一些可愛的幼稚病,每一次不同的面孔上都毫不掩飾地透現出充滿希望的鎮定和安詳。如果說肖全留下了“我們這一代”最好的照片,毋寧說肖全留下了“我們這一代”最好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