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出版的“余秋雨学术专著系列”包括《艺术创造论》、《观众心理学》、《中国戏剧史》、《戏剧思想史》四本,是余秋雨先生于80年代出版的并产生重大影响的学术著作的修订新版。今天的年轻读者可能只知晓余秋雨先生是一个杰出的大文化散文作家,而早年的余秋雨先生之名世却是以这四本扎实的学术著述来奠定的。 本书为《中国戏剧文化史述》修订版。该书侧重于戏剧文学方面。这是因为,戏剧文学更能经得起“文化—心理结构”的分析,而声腔、演出等方面则缺少能用文字准确描述的实证素材,史家稍稍用力,便容易陷入琐碎的考证和空洞的揣想。一旦陷入,史就不成共为史。此次新版,书末还附有“一个幽默的附录”,是有关此书出版二十年后一个有趣的遭遇。读者读了这么厚厚的一本书,在结束时笑一笑,想来也是愉快的事。
本书组织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基金行业的专家力量,系统介绍了ETF的基本概念、产品特点、优势、风险、交易机制以及投资策略等,内容全面丰富,并且对ETF交易机制和投资策略的讲解多从实践出发,列举大量的实际操作案例,内容贴近实战,投资者运用的可操作性强,不仅可作为普通投资者的基础读物,也可作为专业投资者的投资指南。
很多人都认为,好的教育就是把孩子送进好的学校。不过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的万玮校长却认为,好教育的根源在家庭,在父母的见识与格局;家长jijia的家教方式,是执着地栽培自己。 作者认为,教育孩子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认知问题,甚至是哲学问题,其核心是我们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在书中,作者始终在启发家长站在未来思考孩子的教育,总是试图用更加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教育问题,而非以对当下有用与无用来衡量得失。这本书直奔教育的本质,无论是对基因与环境关系的解读,还是对家庭教育六个模型的构建等,都对家长有极大的启发。 作者的语言平实、接地气,内容环环相扣,当家长对家庭教育感到疲倦的时候,相信这本书可以给大家慰藉。
《我们的1978——高考重启与大学生活回忆》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1978级毕业生于40年后回忆高考和大学生活的回忆录。这批作者,每个人都用心写下了自己的经历,留下了充满细节的个人历史与思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革”结束恢复高考的壮举与国家转型的历史。本书也是华东师大历史系1978级毕业生向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致敬的专题文集。
【编辑推荐】
我想要真诚地推荐这本书——《我们的1978——高考重启与大学生活回忆》。
王斯德教授曾说过,1977级、1978级现象,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可与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现象相映成辉,这是两大历史丰碑。有关西南联大的作品容易寻,但有关1977级、1978级的作品却不太多见。
《我们的1978》书里的每一位作者,都是1978级的天之骄子,他们亲笔记录了自己在1978年前后的人生经历,也记录了中国恢复高考前后最真实的知识青年命运的转变。每位撰述者的个性不同,每篇文章的回忆所展现的风采也有所不同,或沉重,或豁达,或幽默,或朴实,有我不曾想象的艰难,也有很多的小美好,这些回忆里的煎熬与辛酸,希望与喜悦,在字里行间显得真真切切,历40年而未减淡,犹如刻骨铭心者的嘹亮回声,发自肺腑,韵味绵长。
虽是个体的故事,背后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大背景。在这些故事中,读者也能够感受到个体命运如何与国家政策、前途紧紧相连。
无详细内容介绍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此次出版的“余秋雨学术专著系列”包括《艺术创造论》、《观众心理学》、《中国戏剧史》、《戏剧思想史》四本,是余秋雨先生于80年代出版的并产生重大影响的学术著作的修订新版。今天的年轻读者可能只知晓余秋雨先生是一个杰出的大文化散文作家,而早年的余秋雨先生之名世却是以这四本扎实的学术著述来奠定的。 本书为《中国戏剧文化史述》修订版。该书侧重于戏剧文学方面。这是因为,戏剧文学更能经得起“文化—心理结构”的分析,而声腔、演出等方面则缺少能用文字准确描述的实证素材,史家稍稍用力,便容易陷入琐碎的考证和空洞的揣想。一旦陷入,史就不成共为史。此次新版,书末还附有“一个幽默的附录”,是有关此书出版二十年后一个有趣的遭遇。读者读了这么厚厚的一本书,在结束时笑一笑,想来也是愉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