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914年,一场大战粉碎了世界经济秩序,撕裂了欧洲,削弱了它的全球优势,而1913年是它的前一年。但在这部富有启发性的历史著作中,作者将1913年的世界从那种“战争序幕”的狭隘观点里解放了出来,揭示了它的本来面目。
1913年的世界,远比我们记忆中的更现代,比我们所预期的更像我们这个时代。金本位奠定了全球商品和货币流通的基础,而大规模移民重塑了全球的人文地理学,轮船和海底电缆环绕了地球,伴之以新技术和新观念;福特的第一条流水线在底特律启动,伍尔沃斯大楼在纽约拔地而起,墨西哥正陷于流血革命的深渊,而温尼伯和布宜诺斯艾利斯正走向繁荣;伊朗的石油政治时代降临,中国开始从沉睡的帝国时代醒来;巴黎庆祝自己是一个光之城,而柏林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电之都……
作者为一个失落的世界恢复了勃勃生机,为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绘制了一幅全景图,其中蕴含着如何理解过去、如何思考未来的深刻启示。
---------------
见识丛书(见识城邦出品)
《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 [美]约翰·R. 麦克尼尔
《革命的年代:1789-1848》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资本的年代:1848-1875》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帝国的年代:1875-1914》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极端的年代:1914-1991》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守夜人的钟声:我们时代的危机和出路》 [美]丽贝卡•D•科斯塔
《1913,一战前的世界》 [英]查尔斯·埃默森
《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
《瘟疫与人》 [美]威廉·麦克尼尔
《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 [美]威廉·麦克尼尔
《一万年的爆发:文明如何加速人类进化》 [美]格雷戈里•柯克伦 等
《犹太文明:比较视野下的犹太历史》 [以色列]S.N.艾森斯塔特
《奥斯曼帝国的终结:战争、革命和现代中东的诞生》 [美] 西恩•麦克米金
《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 [美]雅克·巴尔赞
《科学的发明:科学革命新史》 [美]戴维·伍顿
《竞逐富强:公元1000年以来的技术、军事与社会》 [美]威廉·麦克尼尔
《无义之战:太平洋战争中的种族与权力》 [美]约翰·W·道尔
《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 [美]伊斯塔万·迪克
《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
《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 [美]威廉·麦克尼尔
…………
【编辑推荐】
在一种线性的时间观和历史观里,1913年不过是1914年的前一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粉碎了世界经济秩序,撕裂了欧洲,削弱了它的全球优势,那么1913年就是之前的最后一次盛宴狂欢,伴随着权力的争夺和对抗,对革命的恐惧,以及巴尔干半岛的暴力事件,之外毫无特色。但在这部富有启发性的历史著作中,作者将1913年的世界从那种“战争序幕”的狭隘观点里解放了出来,揭示了它的本来面目,还原了它所有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欧洲各国的首都,那时它们正处于全球控制的巅峰,到加拿大和美国正在形成的大都会,到亚洲和非洲的帝国都城,再到澳洲和南美洲的新兴城市,作者为一个失落的世界恢复了勃勃生机,为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绘制了一幅全景图,其中蕴含着如何理解过去、如何思考未来的深刻启示。
(1)生动鲜活的文笔,别开生面的叙事手法,澎湃激情与深沉理性的完美结合,使作者和作品充满感人的力量。在众多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争前后世界的研究作品中,本书堪称独树一帜。
(2)广阔的视野,奠基于广泛的文献资料,使本书在有限的一年时间里,写出了大历史的恢弘气势。23座城市的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科技、经济、社会,尽现眼前,栩栩如生,宛如一次穿越时空的环球之旅,让读者产生某种魔幻主义的阅读快感。
(3)作者对单向度的时间观念和线性历史思维的批判与超越,在历史写作乃至哲学理论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前后发生的事件并非就是因果相续。所有的历史(曾经)都只是无限可能,而并非命中注定。一个开放的世界胜过被决定的世界,一部丰富的历史优于专断一统的历史。战争既非必然,亦非必要,然而为什么要有战争?如何避免战争?作者提供了自己的解释和解答。
关注人类文明和历史走向,关注战争研究,以及感兴趣文化、社会等问题,不甘于因循守旧、不甘于人云亦云的思想者和阅读者,力荐!
------------
【媒体评论】
在大量的当时文献的基础上,包括旅行指南和游记、新闻报道和外交备忘录等,作者生动地描绘了那个时代在世界各地的日常生活中迅速发生的变化。埃默森抓住了那个时代所有的希望和兴奋,宛如那是一个经济上的黄金国。
——Wall Street Journal
作者生动地描绘了每座城市里的政治、经济、文化大观,这令人感到兴奋;《1913》是一个通行证,是一个时光机;战后一百年来,很多优秀的历史书很好地描述了当时的冲突和斗争,但很少有人愿意并能够描画出已被战争毁掉的曾经那个迷人的世界。
——Washington Post
埃默森是一位出色的作者,他的叙事手法充满热情,并且拥有令人吃惊的丰富资料储备。
——Daily Beast
《1913》是一部富有热情和洞见的著作。
——The Guardian (UK)
古老的帝国开始崩溃,再也不能保持自己的核心地位。在这部雄心勃勃的著作中,埃默森抓住了黑暗降临之前的最后一个闪耀的瞬间。
——The Times (UK)
埃默森并非意在解释战争的起因或者造成的损失,而是希望从偏见中复原出一个真实的世界……这有点像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它的第一部恰好是在1913年出版,作者希望找到散乱的事物之下隐蔽的关联……最终展现出来的是一幅丰富的图景和一系列重要的观点。
——The Economist
看似单纯而趣味的游戏,竟然揭示了博弈的奥秘。从沉迷到分析,由直觉到理性,为了取得游戏胜利,人类引入了数学分析。当智力愉悦取代胜利的快感,数学钥匙已然开启博弈论的大门。人们跳出游戏回到现实,生活中的对抗与合作,又令人难以抉择。为了寻觅“zui优理性决策”,人类重新思考博弈论。在面对无数不确定因素、对抗风险的过程中,利用数学工具,尝试摆脱困境,找出制胜法则,成为博弈论的使命。 数学之眼,带您看清人类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万物皆数学”丛书简介
“万物皆数学”系列丛书将引导您思考数学如何塑造这个世界,向您介绍趣味而广泛的数学话题,并清晰地叙述其来龙去脉、应用场景和相关知识。系列中的每本书都经过精心编写,在科普名家的笔下,深奥的数学理论灵动起来,以一种平易近人的风格和无比开阔的视野,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纸面之上。 丛书包含的8本书都各自侧重于作者所擅长的数学议题,内容源自生活并充满智性的论点回溯了数学领域众多关键词与人事物的历史,讲述了动人心魄的曲折故事。要想深入了解数学如何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万物皆数学”系列丛书不可或缺。
“万物皆数学”科普丛书Everything is Mathematical
1、数学家、间谍与黑客:密码与解码
Mathematicians, Spies and Hackers: coding and cryptography
[西]琼·戈麦斯(Joan Gómez)著 于秀秀 译
2、黄金比例:用数学打造完美
The Golden Ratio: the mathematical language of beauty
[西]尔南多·科尔瓦兰(Fernando Corbalan)著 张鑫 译
3、数学星球:人类文明与数学
Planet Mathematics: a numerical journey around the world
[西]米克尔·阿尔贝蒂(Miquel Albertí)著 卢娟 译
4、丈量世界:时间、空间与数学
Getting the Measure of the World: calendars, longitudes and mathematics
[西]约兰达·格瓦拉(Iolanda Guevara)/卡尔斯·普伊格(Carles Puig)著 孙珊珊 译
5、数学与决策:数学教你做决定
When Mathematics goes to the Polls: decision processes
[西]维森斯·托拉(Vicenç Torra)著 吕红艳 译
6、感官的盛宴:数学之眼看艺术
Playing with the Senses: art through mathematical eyes
[西]弗朗西斯科·马丁·卡萨尔德雷(Francisco Martín Casalderrey)著 满易 译
7、π的秘密:关于圆的一切
Secrets of the Number π: why is it impossible to square the circle?
[西]华金·纳瓦罗(Joaquín Navarro)著 李海亭 译
8、博弈论:决策制胜的法则
Prisoners with Dilemmas and Dominant Strategies: game theory
[西]乔迪·德罗夫(Jordi Deulofeu)著 谭莹 译
如何评判决策是否科学?在决策的道路上,人类是如何拿起数学工具的? 历史长河中,种种困难阻碍我们正确决策:互相矛盾决策准则;风险迭出的决策环境;或是决策过程中出现一个强劲对手,他的优选决策自然对我方不利。 决策终究不能靠随机抛硬币的把戏——聪明的人类,总能一次又一次在数学的秘境中,窥得决策的奥秘。文明逐步演进,人类开始触碰未来世界的棱角。站在信息时代的十字路口,善于决策的人类将何去何从? 数学之眼,带您看清人类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内容简介】
1914年,一场大战粉碎了世界经济秩序,撕裂了欧洲,削弱了它的全球优势,而1913年是它的前一年。但在这部富有启发性的历史著作中,作者将1913年的世界从那种“战争序幕”的狭隘观点里解放了出来,揭示了它的本来面目。
1913年的世界,远比我们记忆中的更现代,比我们所预期的更像我们这个时代。金本位奠定了全球商品和货币流通的基础,而大规模移民重塑了全球的人文地理学,轮船和海底电缆环绕了地球,伴之以新技术和新观念;福特的第一条流水线在底特律启动,伍尔沃斯大楼在纽约拔地而起,墨西哥正陷于流血革命的深渊,而温尼伯和布宜诺斯艾利斯正走向繁荣;伊朗的石油政治时代降临,中国开始从沉睡的帝国时代醒来;巴黎庆祝自己是一个光之城,而柏林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电之都……
作者为一个失落的世界恢复了勃勃生机,为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绘制了一幅全景图,其中蕴含着如何理解过去、如何思考未来的深刻启示。
---------------
见识丛书(见识城邦出品)
《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 [美]约翰·R. 麦克尼尔
《革命的年代:1789-1848》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资本的年代:1848-1875》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帝国的年代:1875-1914》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极端的年代:1914-1991》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守夜人的钟声:我们时代的危机和出路》 [美]丽贝卡•D•科斯塔
《1913,一战前的世界》 [英]查尔斯·埃默森
《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
《瘟疫与人》 [美]威廉·麦克尼尔
《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 [美]威廉·麦克尼尔
《一万年的爆发:文明如何加速人类进化》 [美]格雷戈里•柯克伦 等
《犹太文明:比较视野下的犹太历史》 [以色列]S.N.艾森斯塔特
《奥斯曼帝国的终结:战争、革命和现代中东的诞生》 [美] 西恩•麦克米金
《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 [美]雅克·巴尔赞
《科学的发明:科学革命新史》 [美]戴维·伍顿
《竞逐富强:公元1000年以来的技术、军事与社会》 [美]威廉·麦克尼尔
《无义之战:太平洋战争中的种族与权力》 [美]约翰·W·道尔
《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 [美]伊斯塔万·迪克
《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
《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 [美]威廉·麦克尼尔
…………
【编辑推荐】
在一种线性的时间观和历史观里,1913年不过是1914年的前一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粉碎了世界经济秩序,撕裂了欧洲,削弱了它的全球优势,那么1913年就是之前的最后一次盛宴狂欢,伴随着权力的争夺和对抗,对革命的恐惧,以及巴尔干半岛的暴力事件,之外毫无特色。但在这部富有启发性的历史著作中,作者将1913年的世界从那种“战争序幕”的狭隘观点里解放了出来,揭示了它的本来面目,还原了它所有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欧洲各国的首都,那时它们正处于全球控制的巅峰,到加拿大和美国正在形成的大都会,到亚洲和非洲的帝国都城,再到澳洲和南美洲的新兴城市,作者为一个失落的世界恢复了勃勃生机,为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绘制了一幅全景图,其中蕴含着如何理解过去、如何思考未来的深刻启示。
(1)生动鲜活的文笔,别开生面的叙事手法,澎湃激情与深沉理性的完美结合,使作者和作品充满感人的力量。在众多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争前后世界的研究作品中,本书堪称独树一帜。
(2)广阔的视野,奠基于广泛的文献资料,使本书在有限的一年时间里,写出了大历史的恢弘气势。23座城市的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科技、经济、社会,尽现眼前,栩栩如生,宛如一次穿越时空的环球之旅,让读者产生某种魔幻主义的阅读快感。
(3)作者对单向度的时间观念和线性历史思维的批判与超越,在历史写作乃至哲学理论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前后发生的事件并非就是因果相续。所有的历史(曾经)都只是无限可能,而并非命中注定。一个开放的世界胜过被决定的世界,一部丰富的历史优于专断一统的历史。战争既非必然,亦非必要,然而为什么要有战争?如何避免战争?作者提供了自己的解释和解答。
关注人类文明和历史走向,关注战争研究,以及感兴趣文化、社会等问题,不甘于因循守旧、不甘于人云亦云的思想者和阅读者,力荐!
------------
【媒体评论】
在大量的当时文献的基础上,包括旅行指南和游记、新闻报道和外交备忘录等,作者生动地描绘了那个时代在世界各地的日常生活中迅速发生的变化。埃默森抓住了那个时代所有的希望和兴奋,宛如那是一个经济上的黄金国。
——Wall Street Journal
作者生动地描绘了每座城市里的政治、经济、文化大观,这令人感到兴奋;《1913》是一个通行证,是一个时光机;战后一百年来,很多优秀的历史书很好地描述了当时的冲突和斗争,但很少有人愿意并能够描画出已被战争毁掉的曾经那个迷人的世界。
——Washington Post
埃默森是一位出色的作者,他的叙事手法充满热情,并且拥有令人吃惊的丰富资料储备。
——Daily Beast
《1913》是一部富有热情和洞见的著作。
——The Guardian (UK)
古老的帝国开始崩溃,再也不能保持自己的核心地位。在这部雄心勃勃的著作中,埃默森抓住了黑暗降临之前的最后一个闪耀的瞬间。
——The Times (UK)
埃默森并非意在解释战争的起因或者造成的损失,而是希望从偏见中复原出一个真实的世界……这有点像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它的第一部恰好是在1913年出版,作者希望找到散乱的事物之下隐蔽的关联……最终展现出来的是一幅丰富的图景和一系列重要的观点。
——The Econom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