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拟采用社会史的研究方法,将报道模式视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将其置于报纸所处的整个社会环境之中来加以考察,以辨析报纸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复杂互动关系,力图展现美国报纸报道模式的生成图景,还原美国报纸的生存场。多年来,美国的社会学研究因循保罗·拉扎斯菲尔德(Paul Lzarsfeld)的传播学研究路径,属于更多地关注态度和行为改变的社会心理学。而大众传媒的社会历史研究则十分稀少(Carey,1982:1182)。詹姆斯·凯瑞(James Carey)的这一洞见在近20年后得到了舒德森的回应,舒德森在对于媒介社会学的元研究中,提出以往的“这些研究都是典型的非历史化的,忽视了新闻特性变化的可能性”(Schudson,2000:194)。与科技与自然史视角的解释不同,持现象学理论和批判理论的学者们强调一种重置情境(recontextualizing)的分析方法(Jansen,1981:143)。舒德森的《发现新闻-美国报业社会史》一书即采用了这样的研究路径,他将社会历史文献与知识社会学的认识论视角结合起来,考察造就现代报纸的社会条件和人类抉择(Jansen,1981:143)。
《影像的哲学:西方影视美学理论》对于西方影视美学理论做了整体、清晰而确切的提供,对所涉及的理论与重要论点的解读准确、客观,透彻。加强了对影视美学理论学术背景的阐述,尤其是结构主义之后的语境。而将有关电视的美学分析与社会文化及公共理论纳入梳理与解读,也使西方影视美学理论的阐述体系得以完整。《影像的哲学:西方影视美学理论》值得影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者、爱好者.影视从业者用心阅读,也适合用作“影视美学”或“西方影视美学理论”课程的教材。
《电影娱乐营销:媒体工业化操作七种武器》:我国广播影视业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产业链方面。如美国好莱坞,一部电影所能够带来的利润总和,分别产生于整个电影产业链上的每个节点,往往电影衍生产品的收益要高于电影票房本身。如此成熟的产业链在中国的电影市场上还尚未形成。因此,我国广播影视业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要不断拓展广播影视作品的利润点,打造一个“上游开发、中游拓展、下游延伸”的成熟产业链。
《电视购物产业运营:台湾地区经典案例分析》主要内容简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与台湾地区电视购物产业龙头——EHS东森购物,共同合作出版《电视购物产业运营——台湾地区经典案例分析》一书,深具时代意义。这是台湾电视购物产业与祖国大陆一流学府的首次合作,能站在开创历史的角色上,我感到荣幸。同时,也对《电视购物产业运营:台湾地区经典案例分析》即将为中国大陆电视购物产业的各方面提升和人才培养的更上一层楼,寄予深切期望。中国传媒大学是国家传媒人才的摇篮,建校五十多年以来,培养了大批传媒领域高层次人才,为打造国家的传媒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我校以讯息传播研究领域的学术角色,长期以来一直观察传媒领域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具有时代意义的课题,我校有义务投入人力研究。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拟采用社会史的研究方法,将报道模式视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将其置于报纸所处的整个社会环境之中来加以考察,以辨析报纸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复杂互动关系,力图展现美国报纸报道模式的生成图景,还原美国报纸的生存场。多年来,美国的社会学研究因循保罗·拉扎斯菲尔德(Paul Lzarsfeld)的传播学研究路径,属于更多地关注态度和行为改变的社会心理学。而大众传媒的社会历史研究则十分稀少(Carey,1982:1182)。詹姆斯·凯瑞(James Carey)的这一洞见在近20年后得到了舒德森的回应,舒德森在对于媒介社会学的元研究中,提出以往的“这些研究都是典型的非历史化的,忽视了新闻特性变化的可能性”(Schudson,2000:194)。与科技与自然史视角的解释不同,持现象学理论和批判理论的学者们强调一种重置情境(recontextualizing)的分析方法(Jansen,1981:143)。舒德森的《发现新闻-美国报业社会史》一书即采用了这样的研究路径,他将社会历史文献与知识社会学的认识论视角结合起来,考察造就现代报纸的社会条件和人类抉择(Jansen,198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