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ub掌上书苑"出版的书籍

引爆点:如何制造流行

这本书是《纽约客》杂志专职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一部才华横溢之作。他以社会上突如其来的流行风潮研究为切入点,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索了控制科学和营销模式。他认为,思想、行为、信息以及产品常常会像传染病爆发一样,迅速传播蔓延。正如一个病人就能引起一场全城流感;如果个别工作人员对顾客大打出手,或几位涂鸦爱好者管不住自己,也能在地铁里掀起一场犯罪浪潮;一位满意而归的顾客还能让新开张的餐馆座无虚席。这些现象均属“社会流行潮”,它爆发的那一刻,即达到临界水平的那一刻,就是一个引爆点。 格拉德威尔走访了宗教团体、成功的高科技公司以及全球最优秀的推销员,他在书中分析了几种有利于开创流行风潮的性格特征,剖析了种种极具感染力的事件,如各种风尚、吸烟现象、儿童电视、商业邮寄广告等,并阐明其背后的导火索。通过大量深具说明力的研究,揭示出发起流行潮并保持其势头的原则和方法。对于企业领袖、艺术家、思想者、设计师而言,这本书可以帮助你找到一种拓展影响、传播观念的全新思路。 《引爆点》可谓是一部智力历险记忆,妙趣横生,极富有感染力,让人充分感受到思想的魅力和愉悦。尤其重要的是,这本书如同一幅思维导航图,让人看到思维的一种新的拓展方式,并且相信,一个富有想像力的人只要能找准引爆点,就能打开一个充满惊喜的世界。

我想陪你去麦加

内容简介 · · · · · ·

青春。友谊。爱情。婚姻。财富。阴谋。玄幻。三十年中国立体浮世绘。

九篇相互独立的小说,以客观现实、沉着冷静的笔触,共同描绘出一个当下中国的立体浮世绘,被比作中国当代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我和你》是一部写给青春和爱情的赞歌,《我想和你去麦加》则呈现了浓墨重彩的少年友谊。《米兰的饭局》讲述了一位美女海归面对光怪陆离的都市诱惑、身陷迷局的故事,《浮世独白录》中的人群则被时代裹胁着,把个人命运置于黑白两道中间无法自拔。《生日快乐》是一则有感于频频发生的会计师过劳死新闻故事而动笔的小品,《伤城》则大胆涉及同性恋情。在《雨生》、《北纬四十七度的春天》以及《度假》中,作者凭借纵横商场腹地经年的人生阅历,向读者呈现出“上流社会”中各色人等幽暗而不易为普通人察觉的人生况味,令人唏嘘。

作者简介 · · · · · ·

专业人士,职业投资人;在《财富》(中文版)2012年“中国40岁以下商业精英”榜单中排名前列。

作者其他作品有《地耳》(收录于九州出版社出版的《绝妙好辞》一书)等多篇流传网络的散文、《浮图》(小说),以及在见著财新《新世纪》周刊、《财经》、《证券市场周刊》、《21世纪经济报道》等专业报刊上的大量财经及法律专栏文章。

悟空传:完美纪念版

一段早已注定的宿命,一段注定悲伤的爱情,一部掀开大陆文学创作高潮的经典作品。
  面对无法改变的命运,所有人都想逃,所有人都在恨,你呢?
  理想与宿命、爱情与自由,一直是《悟空传》探讨的主题,也是十年来打动千万读者的核心。唐僧师徒四人面对早已注定的命运,终究踏上了西游的道路。他们虽然神通广大,但在命运面前,不过是软弱无力的小人物……
  十年过去,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复制,只为,纪念那段不朽的绝美青春!
----------------------------------------
  《悟空传》
  五百年了,五百年不见阳光的岁月,所有的人都欲言又止,每个人都知道你的过去,他们认为你不应该是你。而你知道你就是你自己,从来也没有改变过。
----------------------------------------
  《花果山》
  纵然你可以留得住自己,你却留不住你身边的东西,看着身边所有的东西都改变,只剩下自己,那种无法承受的沉重是时间,没有人能承受那种重量。
----------------------------------------
  《百年孤寂》
  人生在世,百年也好,千万年也好,都是未来前的一瞬,这一瞬后你什么都没有,你曾有的只有你自己。你在这世上永远地孤寂着,永远找不到能依托你心的东西。
----------------------------------------
  《杨戬传》
  愿那五百年后,出个天命也管束不了的人物,打上天庭,使众神魂飞魄散,那时天下的冤屈都得报偿,那时天下的众生都会狂笑!
----------------------------------------
  《哪吒传》
  他是天地间的美少年,却面如冷霜。只因他身体里已不再有热血流动,他不过是精美的人偶,再不能感知世间炎凉。

死亡拼图

助理检察官邓肯从一个杀人犯口中得知,多年前死于火灾的妹妹盖瑞,居然是一次谋杀的牺牲品。接下来碎片越来越多,故事也渐渐完整——格雷斯与丈夫杰克以及两个孩子一起生活,她在十五年前经历过一场踩踏惨案,失去了部分记忆。某天,她从照片冲洗店里得到一张神秘的老照片,照片中有五个人,其中一人正是年轻时候的杰克。杰克看到这张照片后不久,便如人间蒸发般消失了。格雷斯四处寻找丈夫,发现了一段被隐藏的往事,竟与十五年前的踩踏惨案有关。同时,一个冷酷无情的杀手来到小镇,无辜者相继惨遭毒手。一切都由那张神秘照片引起,而照片里那个未露脸的人究竟是谁?此刻,魔爪已向格雷斯逼近,她能否摆脱危险并保护自己的孩子,同时查出那张神秘照片的秘密……   15年前,18个人在“ 波士顿惨案”中被踩死。然而,这真的是意外吗?   15年后,惨案的幸存者格雷斯却突然收到 一张神秘的老照片,照片里有5个人,其中一个很像自己的丈夫──杰克。   杰克看带这张照片后,就神秘消失了。   同时,一个冷酷无情的杀手来到小镇,无辜者相继惨遭毒手。   格雷斯心里的谜团越来越多,她不能求助于警方,只能依靠自己来解开这些谜团。当照片上的人一一浮出水面,一张神秘的死亡拼图也凑成了……

十八秒

★一本具有主流商业恐怖风格的第六感悬疑力作!   ★一个美丽盲女,能够“看”到谋杀案中受害者在被害前最后18秒钟里发生了些什么?   ★《十八秒》是一本惊悚读物,它能把人的第六感带入的恐惧世界中去。一个精神性致盲女运用自己的特异能力帮助女警官追捕凶残的连环杀人犯。   破案顾问雪丽·摩尔是个极其美丽的盲人女孩,她有种超凡的能力,可以通过触摸死人的尸体,“看”到死者最后18秒的记忆。童年的一次意外事故使她丧失了视觉并忘记了过去的一切记忆。后来,当雪丽发现了自己这种特异能力后,她便开始用这个天赋帮助别人破解悬疑。   连坏杀手俄尔·赛克斯从未因所犯的凶案而被抓捕。一起致多人死亡的意外交通事故却把他送入了大牢。如今,差不多三十年过去了,他获得假释回到了怀尔德伍德,并开始实施他可怕的报复计划-跟踪年轻的女性到偏僻区域的木板道上实施犯罪。   怀尔德伍德警官凯莉·奥肖内西着手调查木板道年轻女子失踪案,然而进展很不顺利。为了阻止血案的继续发生,她决定接受雪丽的帮助,一起调查。她们很快查到了罪犯的身份,然而她们也正一步步陷入凶手的魔爪之中。   作者本人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执法者,他通过把现实主义风格与真实的调查细节融入紧张的故事情节,把读者的神经带入到极度兴奋的状态。

魔球

内容简介:在震惊全场的魔球之后,是胜利的终点?还是悲剧的开始?

  “江户川乱步赏”最终入选佳作!

  “这本推理小说真厉害!”年度最佳推理小说TOP20 !

  日本热销45万册!

  亚马逊读者书评4颗星大力按赞!

  开阳高中的黄金搭档──天才投手须田武志和捕手北冈明双双被刺身亡,须田的黄金右臂甚至被整只锯下,下落不明。凶手的样貌和杀机都成谜,两起案件唯一共通的线索,便是北冈曾在纪念照写下、并一同出现在须田尸体旁的“魔球”二字。随着调查越发深入,高中生凶杀案的背后,竟隐藏着大企业不可告人的机密和一触即发的炸弹危机!当“魔球”真实的样貌越来越清晰,原本满心以为会随着死亡永远沉睡的秘密,也将完完整整地摊在阳光底下……

  作者简介:东野圭吾1958年生于日本大阪市,大阪府立大学工学部电气工学科毕业。曾在汽车零件供应商担任工程师,1985年以处女作《放学后》获得第31届“江户川乱步赏”后,随即辞职,专心写作。1999年以《秘密》一书获得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2006年又以《嫌疑犯X的献身》荣获第134届“直木赏”,更凭此作入围2012年度,由美国推理作家协会主办的“爱伦·坡奖”年度最佳小说奖,不仅成为史上第一位囊括日本文坛三大奖项的推理作家,更是第二位入围“爱伦·坡奖”年度最佳小说的日本作家。早期作品以校园青春推理为主,擅写缜密精巧的谜团,获得“写实派本格”的美名。后期则逐渐突破典型本格,而能深入探讨人心与社会议题,兼具娱乐、思考与文学价值。其惊人的创作质量与多元化的风格,使得东野圭吾成为日本推理小说界超人气的顶尖作家。除了社会推理话题巨作《旁徨之刃》、悬疑感弥漫的本格推理杰作《十一字杀人》、耽美诡异的《回廊亭杀人事件》外,读者期待影像化的《美丽的凶器》、挑战“倒述推理”全新手法的《布鲁特斯的心脏》、连续入围“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的《天使之耳》、人性剧场的最高杰作《异变13秒》、“鹅妈妈童谣”为主轴的《白马山庄杀人事件》、极致“复仇”之作《黎明破晓的街道》,以及揭露运动界内幕的《鸟人计划》和可视为东野以人性为创作基础之原点的《魔球》。另着有《天空之蜂》、《学生街杀人》、《面具山庄杀人事件》等书(暂名,皇冠将陆续出版),其中多部作品并已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或漫画。


  ----------------------------------------
  书名:魔球
  作者:[日]东野圭吾
  译者:王蕴洁
  收集整理:hezhibin
  出版社:皇冠
  出版年:2012-4
  页数:304
  定价:NT280
  装帧:平装
  丛书:东野圭吾作品集
  ISBN:9789573328872
  ----------------------------------------

从大历史角度读蒋介石日记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分为五章,前四章通过蒋介石日记,分别介绍了蒋介石一生引起争议最大,也最为复杂的四个时期的情况。第一阶段是从黄浦建军到北伐而清党,这是蒋介石又无名小卒到一跃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主角的时期。
  第二阶段是中原大战及“围剿”红军时期,这也是他维护个人地位,力图达到中国从表面到实质统一的时期。其中也穿插了“九一八”事变。松沪会战及何梅协定等对日事件的处理,这一时期集中体现了蒋介石的著名理论“攘外必先安内”。
  第三阶段是抗日战争的第一阶段,也就是珍珠港事变发生之前的时期,黄仁宇先生具体分析了蒋介石在卢沟桥事变发生以后,面对战场上的一系列失败,如华北失陷,南京失陷,汪精卫投降等等的心态。而其中,还有他与中共产生的摩擦和斗争,包括著名的“皖南事变”,黄仁宇先生分析了这些事件的前因后果,尤其揭示了它们发生的必然性,其结论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四阶段是从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中国由于罗斯福的扶植而一跃成为世界四大强国之一,并由于美国的参战,使得中国的抗日战争前景变为极为乐观,但同时,蒋介石与美国仍存在着相当多的矛盾,蒋介石为何如此行事,原因何在?在长期的抗战过程中,蒋介石的心理有何反复?黄仁宇先生都给出了相当详细的答案。
  在《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的第五部分,黄仁宇总体上分析了蒋介石与毛泽东在中国近代历史的地位。具体来说,正是由于蒋介石所处历史地位的局限性,使得他无法完成中国社会的彻底改造;而毛泽东则正好从蒋介石的事业入手,通过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了中国的长期革命,中国社会也因此而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柏杨史学卷

“柏杨式”读史

——简评《柏杨全集》史学卷

胡文骏

在柏杨先生800多万字皇皇巨著中,历史类占据了很大篇幅,《中国历史年表》、《中国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录》、《中国人史纲》、《柏杨曰》……这些讲述他的祖国数千年漫长岁月的文字,与他著名的杂文“丑陋的中国人三部曲”一样,个性调侃、嬉笑怒骂,处处可见独特的历史观,也处处透出对中国、中国人的恨与爱。

无论是官方工程,还是文人自发,修撰史书的传统在中国都绵长悠久,正史、别史、杂史、野史、稗史……卷帙浩繁,汗牛充栋。清代的国之重典《四库全书》在为四部的书籍选择封面颜色时,把热烈鲜艳的红色给了史部。乾隆帝作诗解释:“经诚元矣标以青,史则亨哉赤之类,子肖秋收白也宜,集乃冬藏黑其位。”史书对应火热的夏季,正体现出史学旺盛蓬勃、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于是,柏杨先生在“九年零二十六天艰难而漫长的岁月里”(狱中),把热情和生命投入到整理中国历史文献中,撰写出《中国人史纲》等三部史学著作。

柏杨先生撰史,有其鲜明的立场——“不同于‘奉旨修史’的官员立场,也不同于以王朝为主,以帝王将相为主,以统治阶层自居的立场”,而是“中国人的立场”(《柏杨历史研究丛书总序》,以下简称《总序》)。以《中国人史纲》为例,书名就突出了“人”字,明示这是一部所有中国人的历史,而不是政治史、统治史。全书的章节以世纪而不是以朝代划分,王朝号、国号、年号全部置于次要地位。帝王将相纷乱过隙,朝代更迭此兴彼亡,而“中国固屹立如故”(《总序》)。

初读柏杨先生的史书,需要习惯体现其历史观的各种细节,例如对历代帝王的称呼,他一律直称其名。对于我们,姬轩辕、伊祁放勋、姚重华、姬宫涅、姜小白这些名字,远不如黄帝、尧、舜、周幽王、齐桓公的称谓那么熟悉;而知道唐玄宗、万历、雍正的人,可能不一定记得清他们本叫做李隆基、朱翊钧、爱新觉罗·胤禛。而在柏杨先生笔下,我们看到的就是这些陌生的名字,在这种初读的陌生感中,也许更能深刻地体会柏杨先生视一切帝王为平等人,反对成王败寇的史观。

细读柏杨先生的史书,因为没有了常见通史的叙述樊篱,加之文笔的风趣老辣,细节叙述的生动丰富,还有如同小说、戏剧般的现场感,使阅读数千年浩博繁琐的史实变得轻松愉悦。据柏杨先生的夫人张香华女士介绍,晚年的柏杨先生对年轻人的阅读十分关心,对当下许多年轻人很难静下心来看书,以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深的状况忧心焦急,甚至决定以年轻人喜欢的动画形式出版自己的作品。其实,柏杨先生以《中国人史纲》为代表的诸多史著,不再只是对历史人物、史实的枯燥罗列或考证,也没有各种提纲挈领得出的艰涩乏味亦未必可靠的史论,就已经使史书的面貌为之一新,更易为年轻人接受。在根据柏杨先生出狱后对《资治通鉴》的译述提炼而成的《柏杨曰》中,一代史学巨擘司马光笔下千余年的纷繁史实,转换为一篇篇或长或短、互相串联又各自独立的精悍论述,最大限度地展示了柏杨先生机智犀利、生冷不忌的文风,读起来自然快意淋漓,而无隔膜之感。

近几年,因于非纸质媒体的推动,民间读史热兴起,诸多口才与学识俱佳的学者充当大众讲师,说历史人物讲历史事件;更多“草根史家”亦以网络为阵地,用颠覆传统的笔调文字叙写历史。于是图书销售排行榜的前列总是挂着他们的作品,历史也往往被改称为“那些事儿”甚或“玩意儿”。由传统学术史籍到通俗化历史读物,固然对大众接受传统文化有益,但若矫枉过正,便过犹不及。而柏杨先生早在三十多年前撰成的史学著作就已然掌握了十分合适的度——没有死气,也毫无轻薄。他高超的讲故事的能力背后,是对史料的深刻理解,更是对中国文化的深入思考。通过他的叙述,我们能体会到柏杨先生提出的中国“酱缸文化”的本意、体悟到他为中国国民性格所定下的“丑陋”二字的出处,从而看见历史。

毕淑敏散文

毕淑敏,女,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中共党员。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等。1980年转业回北京。国家一级作家,北京铜厂主治医师、卫生所所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研究室专业作家,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硕士。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87年开始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曾获庄重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被中国海洋大学聘为驻校作家。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毕淑敏是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内科主治医师,注册心理咨询师。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处女作《昆仑殇》(《阿里》)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等,散文集《婚姻鞋》等。多篇文章被选入现行新课标中、小学课本。

Github | Docker |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