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村杂记》和《蒲桥集》同为汪曾祺先生当年在蒲黄榆寓所写成,是他仅有的
两部以蒲黄榆住地命名的自编文集。
全书写景状物,记事述情,牵涉方方面面,而又集于一时一地。
一时,即一九八三年到一九九六年间,汪曾祺创作的“黄金时代”;一地,即北京
城南蒲黄榆,当时汪曾祺和家人一直居住于此。他一生中的大部分作品,他“衰年
变法”期最好的文章,多出自蒲黄榆路九号楼里的一个格子间“书房”内。
这部集子,可视同《蒲桥集》的姊妹篇,前后映衬,堪称双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发展有目共睹,但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不良社会风气也潜滋暗长,成为社会的不和谐音符。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先生,有感于当前国家大政方针、社情民生等现状,以其敏锐的观察力、独到的见解、锋芒毕露的文字,进行入木三分的评议。
全书涉及历史人文、地理风俗、城市建设、时事热点、教育文化等诸多方面,上至人大、政协,下至机关、学校、民间团体,有感而发,有的放矢,拨云见日,提振人心!充分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人文情怀,以及作为政协常委、知名学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榆树村杂记》和《蒲桥集》同为汪曾祺先生当年在蒲黄榆寓所写成,是他仅有的
两部以蒲黄榆住地命名的自编文集。
全书写景状物,记事述情,牵涉方方面面,而又集于一时一地。
一时,即一九八三年到一九九六年间,汪曾祺创作的“黄金时代”;一地,即北京
城南蒲黄榆,当时汪曾祺和家人一直居住于此。他一生中的大部分作品,他“衰年
变法”期最好的文章,多出自蒲黄榆路九号楼里的一个格子间“书房”内。
这部集子,可视同《蒲桥集》的姊妹篇,前后映衬,堪称双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