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棋手的数次对弈
决定了一个民族近三十年分裂的开始
柏林墙倒塌25周年纪念
2011年《经济学人》历史类最佳图书
大西洋理事会主席弗雷德里克·肯普 宏篇巨作
1961年,赫鲁晓夫把柏林叫作“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
一年后的古巴导弹危机被广泛讨论,但1961年的柏林危机在塑造冷战格局上却更为关键、更为凶险。美苏两方如此近距离地荷枪实弹、列阵对垒,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一次失误、一个头脑发热的指挥官——核大战的触发就在瞬息之间。一方是未经试炼的美国年轻总统,他还未从猪湾事件中彻底脱身;一方是苏联总理,被中国人、东德人还有苏联政府中的强硬派包围。随着重要的党代会的临近,他知道,柏林的危局不但关乎苏联帝国的兴衰,更关系着他本人在克里姆林宫的权位。
一方从不试图理解另一方,双方都极力掌控局势。如此,一周接一周,危险步步滋长。
基于大量文献和采访,辅以新颖而惊人的洞察力,如戏剧一般的写作手法,本书以一种对20世纪历史的关键事件——这些事件对于21世纪的我们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当地缘政治格局变迁,我们轻易地忘记了冷战中最恐怖、最危险的一次危机。那时美国和苏联的坦克近在咫尺,剑拔弩张。《柏林1961》情节紧张,引证丰富,发人深思,为今天提供了诸多教益。——亨利·基辛格
这是最好的历史写作。肯普娴熟地剖析了冷战时期东西方最为重要的一次战略对抗,让我们深刻地理解到冷战的复杂性。——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
真是绝好的一出戏!1961年柏林的对峙是冷战的转折点,远比古巴导弹危机更为重要,更富启示。这是一场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两个魅力型领导人基于误读的碰撞,到今天依然发人深省。肯普引人入胜的叙事是文学与学术结合的典范。——沃尔特·伊萨克森,《爱因斯坦传》《富兰克林传》《乔布斯传》作者
弗雷德抓住了一个非凡的故事,这个戏剧性的故事造就了二十八年的世界秩序。《柏林1961》是一部重要的作品,在危机四伏、变幻不定和进退两难的当今世界局势中,具有借鉴意义。——查克·哈格尔,美国现任国防部长
弗雷德里克·肯普用生动的描述、机敏的分析以及严谨的研究为冷战中关键而危险的一页提供了新的洞见。他将徘徊在核战边缘的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又带回到我们身边。——斯特罗布·塔尔博特,布鲁金斯学会主席
大英帝国和沙俄帝国的秘密战争,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不朽史诗
大博弈开始,两大帝国相隔3000公里;大博弈结束,两国仅距30公里。
但在中亚的土地上,在丝绸之路的东西交汇点,博弈永不落幕。
19世纪初,英属印度和沙皇俄国中间横陈着广袤的沙漠和群山。这些地带不为人知,也未被测绘,只有布哈拉、撒马尔罕和塔什干这些蒙古汗国时代的古老地名还残存在人们遥远的记忆中。随着俄国不断向南扩张进入中亚腹地,英属印度不断向北扩张逼进克什米尔,两大帝国逐渐显示出碰撞的态势。在一个世纪的时间内,围绕潜在的威胁,英俄两大帝国在中亚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而又如履薄冰的勘探、间谍、军事与外交博弈,史称“大博弈”。
本书讲述的就是这些参与者的故事。其中英国和俄国的年轻军官,他们不断探索,舍命涉险。他们扮作朝圣者、马贩子,绘制秘密山口的地图,搜集珍贵的情报,求得与当地最有权势的汗王结盟。有人一去不返。在今天的中亚,大博弈年代的野蛮和暴力仍然回响不绝。
阿富汗前总统穆罕默德·纳吉布拉计划将本书翻译为普什图语,他说:“(阿富汗人)能从中看到历史的重复……只有我们了解了自己的历史,才能打破这个循环。”翻译还未完成,1996年9月,塔利班武装攻入喀布尔,纳吉布拉被残酷处死。
第一本洗脑的历史!
人脑真的能被植入思想?历史上各国为此投入的研究恐怕超出你的想象。
CIA“情报官书架”推荐书目
《开卷八分钟》两集推荐!视频地址:
(一)http://news.ifeng.com/history/video/detail_2012_12/10/20023342_0.shtml#6467378-tsina-1-73630-c61ed62311c3e83ee6c7315bfe5cdbfe
(二)http://news.ifeng.com/history/video/detail_2012_12/11/20053447_0.shtml#6467378-tsina-1-83250-c61ed62311c3e83ee6c7315bfe5cdbfe
胡泳、蒋方舟、刘瑜、廖伟棠、熊培云、王晓渔、王建勋、张铁志、张晓舟联合推荐!
刘瑜推荐:人的头脑可以象橡皮泥一样被任意塑造吗?是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可以让一 个正常人变得面目全非?极权体制的心理控制机制是怎样的?《洗脑术》一书从各个角度分析了“洗脑”技术,展示了脆弱的人性如何在各种显然或隐秘的权力面前随风摇摆。它帮助我们认识权力的危险,也帮助我们对自身之脆弱保持警醒。
蒋方舟推荐:很有趣的书,讲如何对人的大脑进行控制。从战争时代政府对精神控制和刑讯的研究开始讲述,看得人毛骨悚然,既可以当非虚构的故事书看,也可以当做严谨的考据。
新浪中国好书榜2012年1月上榜好书!
网易公民阅读2012年第一季好书榜首位!
《新京报》书香榜3月推荐
当恐惧弥漫,一切肮脏都穿上了正当防卫的外衣;
当科学发狂,一切残忍都散发着追求真理的光芒。
《美丽新世界》《谍影重重》《满洲候选人》,真的不只是故事。
作者多米尼克·斯垂特菲尔德(Dominic Streatfeild)翻阅大量解密文件,采访美国中央情报局、英国军情六处 的前特工,揭开了世界上最隐密的心理操纵术——洗脑术的秘密。 本书为中情局“情报官书架”推荐书目,2007年英国著名的萨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非小说图书奖五本入围图书之一。
你该如何审讯恐怖分子?
《洗脑术》对这个历史和现实的话题给予了有价值的阐说。
——CIA官方网站
一部非凡的作品!
——安德鲁·马尔,《一周之始》
作者经过了认真的调研。全书非常具有可读性。
——罗伯特·道格拉斯·法伊鲁斯特,《每日电讯报》
真实生动的作品!斯垂特菲尔德再次推出力作,完全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故事中的关键时刻都有着生动的描述,并穿插着精彩的分析。本书甚至与阿尔布格莱之战和反恐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克里斯托弗·斯韦斯特,《金融时报》
异常引人入胜的一本书。斯垂特菲尔德对叙事的控制可谓完美无缺。你能看出故事的脉络,但在发展过程中总让你捏一把汗。此外,作者的调查研究也做得非常出色。
——布赖恩·阿普尔亚德,《周日时报》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两个棋手的数次对弈
决定了一个民族近三十年分裂的开始
柏林墙倒塌25周年纪念
2011年《经济学人》历史类最佳图书
大西洋理事会主席弗雷德里克·肯普 宏篇巨作
1961年,赫鲁晓夫把柏林叫作“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
一年后的古巴导弹危机被广泛讨论,但1961年的柏林危机在塑造冷战格局上却更为关键、更为凶险。美苏两方如此近距离地荷枪实弹、列阵对垒,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一次失误、一个头脑发热的指挥官——核大战的触发就在瞬息之间。一方是未经试炼的美国年轻总统,他还未从猪湾事件中彻底脱身;一方是苏联总理,被中国人、东德人还有苏联政府中的强硬派包围。随着重要的党代会的临近,他知道,柏林的危局不但关乎苏联帝国的兴衰,更关系着他本人在克里姆林宫的权位。
一方从不试图理解另一方,双方都极力掌控局势。如此,一周接一周,危险步步滋长。
基于大量文献和采访,辅以新颖而惊人的洞察力,如戏剧一般的写作手法,本书以一种对20世纪历史的关键事件——这些事件对于21世纪的我们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当地缘政治格局变迁,我们轻易地忘记了冷战中最恐怖、最危险的一次危机。那时美国和苏联的坦克近在咫尺,剑拔弩张。《柏林1961》情节紧张,引证丰富,发人深思,为今天提供了诸多教益。——亨利·基辛格
这是最好的历史写作。肯普娴熟地剖析了冷战时期东西方最为重要的一次战略对抗,让我们深刻地理解到冷战的复杂性。——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
真是绝好的一出戏!1961年柏林的对峙是冷战的转折点,远比古巴导弹危机更为重要,更富启示。这是一场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两个魅力型领导人基于误读的碰撞,到今天依然发人深省。肯普引人入胜的叙事是文学与学术结合的典范。——沃尔特·伊萨克森,《爱因斯坦传》《富兰克林传》《乔布斯传》作者
弗雷德抓住了一个非凡的故事,这个戏剧性的故事造就了二十八年的世界秩序。《柏林1961》是一部重要的作品,在危机四伏、变幻不定和进退两难的当今世界局势中,具有借鉴意义。——查克·哈格尔,美国现任国防部长
弗雷德里克·肯普用生动的描述、机敏的分析以及严谨的研究为冷战中关键而危险的一页提供了新的洞见。他将徘徊在核战边缘的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又带回到我们身边。——斯特罗布·塔尔博特,布鲁金斯学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