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恒星系"丛书包含的书籍

红色骑兵军

❈ 位居世界最佳一百位小说家榜首的巴别尔代表作。本书采用傅仲选先生译本,其译文贴合巴别尔华丽而敏锐、新鲜而强劲的文风。本书根据巴别尔获得平反后在苏联出版的第一个巴别尔作品集翻译,包含原版书中的爱伦堡序言,选入《红色骑兵军》《敖德萨的故事》《故事集》三个小说集,全面凝聚巴别尔小说艺术的精华。

❈ 鲁迅、莫言、博尔赫斯、海明威都喜爱的作家!“任何一种钢铁钻进人的心脏都不如恰当地打上句号那样令人胆寒。”巴别尔以此为写作信条,崇尚简约和精确,将极简的现代品质和古典的寓言风格融合在一起,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

❈ 讲述炽烈的爱情和死亡,在对人生片刻的描写中把握时代全貌!巴别尔擅长描写军队生活及底层民众的悲欢,其书写对象在大与小、远与近、暴力与温柔之间来回穿梭。他撕碎叙事的礼仪,将所有细节都糅合进一个姿势、一种心绪、一个震撼人心的启示。

----------------------

这些短篇小说的主题与素材有两大来源,一是军队战斗生活和一个个具有鲜明性格的军中人物,二是作者故乡敖德萨的众多人物(也包括作者自己),特别是底层和贫困民众及其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

巴别尔善于捕捉强烈、生动的细节,以一个具体的动作、事件或汇集众多戏剧性要素的画面,来展现复杂的社会面貌、不同群体相互较量的势能和无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

在俄罗斯文学史中我还未见到过对个别战士如此鲜明和生动的描写,这样的描写能使我清晰地想象出整个集体——骑兵军全体将士的神态……

——高尔基

他觉察到了别人忽略的东西,他语出惊人。有些作家力图把寻常的事物写得不寻常。有些作家想用寻常的声音讲述不寻常的事物。巴别尔则用不寻常的声音描述不寻常的事物。……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他独独钟情短篇小说。他仿佛在用探照灯照射人生的一小时,有时一分钟。他摄取人暴露得最充分时的那些镜头。也许正因为这个缘故,炽烈的爱情和死亡的主题才在他的作品中如此执著地反复出现。

——伊利亚·爱伦堡

这本独一无二的书名为《红色骑兵军》。它具有音乐性的语言风格,与几乎难以形容的残忍的场面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他的一部短篇小说《盐》取得了只有诗歌才能获得的成就,而散文却很难达到这样的境界:许多人都能将它背出来。

——博尔赫斯

我从不觉得能用字数判断文章……但看完巴别尔的,我觉得我还能更凝练些。

——海明威

巴别尔对人的了解很深刻。真正的作家,不了解人根本就写不好的。

——莫言

巴别尔是行动的诗,是血,是生命,是阳光。阳光的东西是指身体的东西。巴别尔对生命的感觉,有着拉伯雷式的“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

——江弱水

萨哈林旅行记

❈ 契诃夫唯一非虚构作品,被他自称为散文衣橱里的“粗硬的囚衣”,旅行文学的必读之作。

❈ 这是关于一次救赎之旅和朝圣之旅的游记,也是认识和理解19世纪俄国社会面貌、民众生活的珍贵史料。曾获得村上春树、金宇澄、迟子建等众多著名作家盛赞。

❈ 本书包含北大历史学教授罗新专门为此版本撰写的导读,以及刁绍华先生和姜长斌先生解读本书的长文。本书正文之前,收入两位译者翻译的契诃夫旅行随笔《寄自西伯利亚》,作者以诗意的笔触讲述了他去往萨哈林途中的所见所闻,是《萨哈林旅行记》的重要补充。

----------

俄苏文学的经典之作和契诃夫最重要的作品之一。1890年,契诃夫从莫斯科启程来到萨哈林岛,目的是了解当地的生活和当地人的命运。他在萨哈林岛做了详细的人口调查,了解了当地居民的家庭、劳动、思想等等情况。归来后,他写出了《萨哈林旅行记》,于1895年出版。这本书融汇了描写、议论、抒情多种笔法,包罗了丰富的一手和二手材料,并塑造了许多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家对当地普通民众艰辛生活的深切同情。不仅如此,萨哈林岛的经历,也治愈着契诃夫精神上的危机,为他和更多的俄国知识分子带来了新的对于社会和生命的看法。这次旅行后,契诃夫决定“生活在人民中间”。

-----------

契诃夫是我最喜爱的作家。

——鲁迅

契诃夫是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俄罗斯文学界的花冠。

——瞿秋白

我有一个印象:每个人在契诃夫的面前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愿意变得更单纯、更真实、更是自己的欲望。

——高尔基

契诃夫的《第六病室》和《萨哈林旅行记》是杰作。能够把小人物的命运写得那么光彩勃发、感人至深,大概只有契诃夫可为。

——迟子建

在萨哈林岛上待的3个月期间,契诃夫采访了几千名囚犯,每天工作18个小时,用他为自己研究所印制的卡片,记录了所有的访谈细节。那里的官员十分好奇他是如何这么轻易就取得了犯人的信任,这或许是他行医生涯中所练就的能力。他用朴素的纪实风格写就了《萨哈林旅行记》,这部真实性无可置疑的权威之作。

——奥兰多·费吉斯(《娜塔莎之舞》作者,英国历史学家)

有着我以为人类小说历史上最干净最清澈眼睛的契诃夫,毫不费劲就抓到萨哈林那种独特的荒芜,直指人心深处的完全绝望荒芜。

——唐诺

契诃夫《萨哈林旅行记》我读过多遍,每一次都能听到作者的心跳。

——金宇澄

Github | Docker |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