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精神状况"丛书包含的书籍

时代的精神状况丛书: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

内容简介:

《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是现代最重要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离世前的最后力作。

霍布斯鲍姆的全局观念以及从纷乱的历史碎片中厘清轮廓的能力是惊人的。在《断裂的年代》中,霍布斯鲍姆考察了20世纪文化和各式各样新的社会运动和意识形态——从共产主义、极端国家主义到达达主义,再到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之间的冲突与对抗;从文化的角度解读现代世界史,以其特有的神韵,描绘出了20世纪的筋骨与血肉。

他始终满怀热情,从不故作感伤,自由无碍地广泛论及诸如古典音乐、美术、摇滚乐、雕塑等众多议题;他记录“自由知识分子”黄金时代的逝去,讲述被遗忘的重要人物的个人生活,分析艺术和极权主义的关系,并剖析各种文化和社会现象:超现实主义、新艺术运动、妇女解放,和美国牛仔的神话。

霍布斯鲍姆的这部遗世之作,依然充满了独特的智慧。他告诉我们,“文化并不是人们根据各自的品味为自身提供需求的超市”,“随着政治的民主化,权力日益成为公共剧院”……霍布斯鲍姆流泻笔端的天赋和力量实在是至死犹存。

看点:

1.《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是现代最重要的历史学家和思想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离世前的最后力作,是最能体现霍布斯鲍姆观点和情感的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这位伟大历史学家的思想遗嘱。

2.《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将世界主义的历史叙述和优雅文笔的完美结合,是理解现代世界史和文化史的最佳入门读物。任何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心的读者,都会在这本书中获得阅读的惊喜。

3.2012年逝世的艾瑞克·霍布斯鲍姆,不仅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历史学家,更是启迪大众心智的思想巨匠。托尼·布莱尔、尼尔•弗格森、托尼•朱特、汪晖、熊培云、雷颐、吴晓波等对其推崇备至,都曾撰文致敬推荐。

4.《泰晤士报》《金融时报》《独立报》《观察家》《新共和》《新政治家》等世界权威媒体一致好评推荐。

这是一个失去方向感的时代。在新千年之初,这个时代处于困境之中,面临着比我一生所经历还要多的困惑,漫无目的地迎接未知的前路。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媒体评价:

进步主义政治史界的巨人,影响了整整一代政治和学术领袖。他的史学著作是最高等级的学术作品,但又充满了深刻的同情和正义感。他孜孜不倦地鼓动人们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英国前首相 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

任何他所涉猎的领域,霍布斯鲍姆都能写出更好的作品,因为他的阅读量更大,具有更宽广和精确的理解。

——已故著名历史学家、《战后欧洲史》作者 托尼•朱特(Tony Judt)

霍布斯鲍姆从来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的奴隶……他的作品具有非凡的知识宽度和深度,优雅、明晰,同情小人物,喜欢讲述细节。

——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 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

作为在欧洲近代史领域耕耘了40年的学者,在阅读《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这部霍氏遗作时,我还是能体会到“这本书的每一页上几乎都有新东西”。……霍布斯鲍姆百科全书般的知识面要归因于他对一切事物的无尽好奇心,以及他在维也纳、柏林和伦敦这样的世界主义大都市的成长经历。

——著名历史学家、《第三帝国三部曲》作者 理查德·J·埃文斯(Richard J. Evans)

当你合上霍布斯鲍姆的某一本书时,感觉就像结束了一场激烈的壁球比赛,筋疲力尽而又倍受鼓舞。

——著名经济史学家、《国富国穷》作者 戴维·S·兰德斯(David S. Landes)

与这位瘦削的老者聊上几句,你就会被他带回波澜壮阔的革命与战争年代。再平庸的人,与霍布斯鲍姆相处过一段时间,都会变得睿智而心思缜密。

——英国新锐历史学家、工党下院议员 特里斯特拉姆•亨特(Tristram Hunt)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可以说是英国最受尊敬的史学家,是极少数真正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史学家之一……无论是在对细微末节的掌握上,还是在非凡的综合能力上无人能出其右。

——《卫报》(Guardian)

《断裂的年代》是一部关于失败的作品集:权力的失败、艺术的失败、现代性的失败……涉猎广泛,涵盖了德国犹太人的命运、美国牛仔的魅力等。同时书中穿插着霍布斯鲍姆对宗教信仰复兴的深思熟虑,及对知识分子和科学在现代社会中所扮演角色的严肃思考。

——《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

对于最后的论著,霍布斯鲍姆将其命名为《断裂的年代》,揭示了该书是对全球化进程中受多重矛盾围扰的世界及受“认同危机”困扰的社会的探究。

——《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时代的精神状况丛书:谎言的年代:萨拉马戈杂文集

内容简介:

当世界需要批判声音的时候,作家怎能保持沉默?

《谎言的年代:萨拉马戈杂文集》是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若泽·萨拉马戈博客的文章结集,记录了作者生命当中整整一年的时光。身为一名无神论者、共产党员,萨拉马戈以其激烈的革命灵魂对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议题,提出敏锐的观察、立体的思考与尖锐而不肯妥协的批判。这些思索化为他笔下缤纷的细节,远看成岭侧成峰,同时又一起向读者证明,作者对于我们身处时代的洞察与理解,并向世人提出对这个世界的深刻哲学反思,也彰显了他认为人类生命最基本、最该坚持的普世价值。

《谎言的年代:萨拉马戈杂文集》是我们时代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最真诚的沉思,行文动人心弦而又情感丰富,文章主旨清晰思想犀利,论述简洁有力,其文字在带给读者阅读快感之余,还催人省思,给人启示。

看点:

1.《谎言的年代:萨拉马戈杂文集》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若泽·萨拉马戈献给世人最后的批判之声,是“一个死硬的共产党,一个左派分子,却是一个真正的民主主义者”对我们时代“执着的愤怒和温柔”。

什么是共产党员?萨拉马戈说,就是“有批判力的公民”。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萨拉马戈不仅小说新作不断,而且投身Web2.0,开设Blog,撰写博文,频繁更新,视之为开展政治批判、倾泻道德怒火的有效工具。

他冒死反对过军政府,现在他反对小布什和布莱尔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反对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占领,反对任何政府对任何文学作品的任何审查,反对任何伪善的和吃人的制度,反对跨国公司控制下的全球化,反对“一点操他妈的理念想法都没有”的左派,反对1984式或“美丽新世界”式的新极权主义……

在这个抵抗的想象力都已经丢失的年代,萨拉马戈用这本杂文集,提醒我们张开眼睛去洞察世界,不再盲目,不再莫言,起而改变。

2.萨拉马戈曾表示,希望自己的墓碑上刻着如下文字:“这里安睡着一个愤怒的人。” 怒汉只有死去,才会安眠。这本书出版于萨拉马戈离世前两个月,是这位大师最后的作品,也是他生命最后时光的珍贵记录。

3.这本书是一个作家以文字发出的声音,清醒热烈,凝练有力,有着真正知识分子的责任承担。翁贝托•艾柯、约翰•厄普代克等大家诚挚推荐,《卫报》《金融时报》《洛杉矶时报》《出版人周刊》等欧美权威媒体一致好评。

一个作家属于他所身处的那个时代,倘若他没有受到过去的锁链捆绑,他就必须知道他生而为人的这个时代当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那么,当今之世的问题是什么呢?……最根本、最要紧的是,当世界需要批判观点的时候,文学就不应该遗世而孤立。

——若泽·萨拉马戈

媒体评价:

执着的愤怒和温柔。

——意大利著名学者、作家 翁贝托·艾柯(Umberto Eco)

萨拉马戈,就像福克纳一样,对自己的资源和最终目标是如此自信……

——美国著名作家 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

我们都成了他慰人语词的孤儿。在他梦想的世界里,强人会变得更有德行,有德行的人会变得更强。

——西班牙副首相 玛丽亚·特雷萨·德拉维加(Maria Teresa Fernandez de la Vega)

萨拉马戈的《谎言的年代》文句优美而诚实。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他的散文就像是宇宙内在的低语,他的声音是所有声音的原型……没有人能够像萨拉马戈这样,如此热情周全,如此自由无拘。

——《卫报》(Guardian)

除了萨拉马戈,我很难想象哪位作家能让我停下来,返回去并发现历史的意义或历史野蛮新生的隐喻。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是欧洲最具原创性的非凡作家之一……他的写作充满了一种戏剧性的探索精神、沉思性的悲观论和悄然变革的能量。

——《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

Github | Docker |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