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 木心手订八种封面珍藏版——木心走了,2011年12月21日,在乌镇故宅不远的医院告别一生。由他亲手设计封面的第一辑简体字作品八种,素朴大方,其风格亦成绝响。他早年即为老上海工美人,这八种书,八种色,返璞归真,质感还在,海内外的木迷们青睐已久。
★ 木心经典作品单册盒装书——本盒装书收入木心最早为大陆读者所识的八种经典作品,《哥伦比亚的倒影》、《琼美卡随想录》、《温莎墓园日记》、《即兴判断》、《西班牙三棵树》、《素履之往》、《我纷纷的情欲》、《鱼丽之宴》。弟子陈丹青说,“木心真有这个力量,你稍微一个小时放下自己读它,他会点亮你”。
纸盒平装本“木心作品一辑八种”,共八册,是木心亲自编订的第一批简体字版作品,也是木心亲自手订八种封面的珍藏版。
《哥伦比亚的倒影》——木心亲自编订的第一部简体中文版作品,其中《九月初九》、《竹秀》、《哥伦比亚的倒影》、《明天不散步了》、《上海赋》等十三篇散文,最能体现木心风味。
《琼美卡随想录》——木心亲自编订的散文集。在书中,读者可一如既往地体会木心的“丰沛而娴熟”,他“善用汉赋般的奇字”,以及“在别人说不下去的地方说出别开生面”。
《温莎墓园日记》——木心亲自编订的小说选集。经过年近八十的作者手订,小说集把原来繁体字版《出猎》一小节拿出来(另成为木心其他著作的篇目),把“我”隐得更深,实际上更耐人琢磨了。
《即兴判断》——木心亲自编订的散文选集,同样是沉思生活,体味人生。
《西班牙三棵树》与《我纷纷的情欲》——木心亲自编订的诗集,均分三辑。
《素履之往》——木心亲自编订的散文,及诗意和哲理之类。
《鱼丽之宴》——木心亲自编订的文学答问录,附录童明辑译“木心珍贵的文友们”。
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时期,亦自他恢复写作、持续出书以来,纽约地面的大陆和台湾同行在异国谋饭之中,居然促成木心开讲“世界文学史”,忽忽长达五年的一场“文学的远征”——从1989年1月15日开课,到1994年1月9日最后一课,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在座者有画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
听课学生陈丹青说,“我们当年这样地胡闹一场,回想起来,近于荒谬的境界:没有注册,没有教室,没有课本,没有考试与证书,更没有赞助与课题费,不过是在纽约市皇后区、曼哈顿区、布鲁克林区的不同寓所中,团团坐拢来,听木心神聊。”
菜单开出来,大家选。从古希腊神话、新旧约,到诗经、楚辞,从中世纪欧洲文学,到二十世纪文学世界,东方西方通讲,知识灵感并作。其中听的听,讲的讲,“金句”纷披,兀自燃烧。“讲完后,一部文学史,重要的是我的观点。”木心说。古代,中世纪,近代,每个时代都能找到精神血统,艺术亲人。
他爱先秦典籍,只为诸子的文学才华;他以为今日所有伪君子身上,仍然活着孔丘;他想对他爱敬的尼采说:从哲学跑出来吧;他激赏拜伦、雪莱、海涅,却说他们其实不太会作诗;他说托尔斯泰可惜“头脑不行”,但讲到托翁坟头不设十字架,不设墓碑,忽而语音低弱了,颤声说:“伟大!”而谈及萨特的葬礼,木心脸色一正,引尼采的话:唯有戏子才能唤起群众巨大的兴奋。
木心开讲时六十二岁。多少民国书籍与读者,湮灭了。他的一生,密集伴随愈演愈烈的文化断层。他不肯断,而居然不曾断,这就是纽约世界文学史讲座潜藏的背景:在累累断层之间、之外、之后,木心始终将自己尽可能置于世界性的文学景观,倘若不是出走,这顽强而持久的挣扎,几乎濒于徒劳。
如今,听课学生陈丹青整理那五年那五册听课笔记,共八十五讲,逾四十万字,结集这本大书时,已不再将之仅仅看做“世界文学史讲座”。诚如木心所最早时设想的那样,这是他自己的“文学回忆录”,是一部“荒诞小说”,“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这也是木心留给世界的礼物,文学的福音书。
本书首次披露的木心先生及其亲属的珍贵照片,由陈丹青先生和木心的外甥王韦先生提供。附印民国版本的世界文学书影,是一部民国出版史的私人旁证。
编辑推荐(作品看点)
★ 木心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批文学作品——木心编订自己的集子精益求精,跟此前出版的八种作品一样,这五种也是他精挑细选篇目而成的。弟子陈丹青说,“先生将读者看得很高很高”。本盒装书收入木心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批文学作品五种,《诗经演》、《巴珑》、《伪所罗门书》、《云雀叫了一整天》、《爱默生家的恶客》。
★ 木心亲订的安徒生剪纸封面——木心说,别人写童话,不如安徒生,他的童话是真的。安徒生的秘诀?很难学到的。他用心肠写作。大艺术家都有深厚的自我背景,安徒生善跳芭蕾,剪纸艺术一流。木心生前亲订的安徒生剪纸封面(第二辑简体字作品五种),海内外的木迷们亦青睐已久。木心说,我们悼念艺术家,是悼念那些被他生命带走的东西。
纸盒平装本“木心作品二辑五种”,共五册,是木心亲自编订篇目的第二批简体字版作品,也是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批作品,由木心亲订,全部采用安徒生剪纸设计封面。
《诗经演》——木心亲自编订的诗集。相隔三千年,木心说:“诗三百,一言蔽,会吾中。”《诗经演》,依据《诗经》创造性地注入现代内容,每首十四行,整整三百首。文字是古典的,观念是现代的。曾是木心“天书”,今由古文学专家注解。
《巴珑》——木心亲自编订的诗集。“巴珑”本是马德里的酒壶。巴珑在西班牙,也在木心家里。一如本书收录的诸诗,诗人是世界的异端,自我放逐,也是世界的中心,对人类的永久价值不可回避地面对。
《伪所罗门书:不期然而然的个人成长史》——木心亲自编订的诗集。将他人的“文”句,醍醐事之,凝结为“诗”句,从魔毯上挥洒下来,岂非更其乐得什么似的。这是木心最看重的“不期然而然的个人成长史”。
《云雀叫了一整天》——木心亲自编订的诗集。收入《火车中的情诗》、《女优的肖像》、《伏尔加》等一百余首意境深远、金句纷披的诗篇,逾百行木心式的精彩箴言,更具可读性。
《爱默生家的恶客》——木心亲自编订的散文小说集。其中有木心第一篇专写沮丧的文学作品,并重解三言二拍,再造中国古体小说的新风格。
在历时五年的“世界文学史”课程中,木心曾应听课生再三恳请,于1993 年3月7日至9月11日,以九堂课的半数时间,讲述了自己的文学写作。其全部内容,包含在陈丹青的原始笔记中。2013年初,依据这五本听课笔记,《文学回忆录》出版了。出于当时的顾虑,陈丹青没有收入九堂课的相关内容。近经商酌,为读者考虑,仍以他的笔记为依据,编成《木心谈木心》一书,是为《文学回忆录》补遗。
听课学生陈丹青说,返回八十年代,这份“课业”并不是听讲世界文学史,而是众人撺掇木心聊他自己的文章——这是先要向读者告白的实情。1993年,文学史讲席进入第四个年头,话题渐入所谓现代文学。其时众人与老师混得忒熟了,不知怎样一来,旧话重提,我们又要他谈谈自己的写作、自己的文章。3月间,木心终于同意了,拟定前半堂课仍讲现代文学,后半堂课,则由大家任选一篇他的作品,听他夫子自道。查阅笔记,头一回讲述是3月7日,末一回是9月11日,共九讲。之后,木心继续全时谈论现代文学,直到1994年元月的最后一课。
木心极郑重地说,“当没有人理解你时,你自己不要出来讲。”陈丹青说,什么叫做“私房话”呢,这就是私房话。全本《文学回忆录》的真价值,即在“私房”。他谈到那么多古今妙人,倒将自己讲了出来,而逐句谈论自家的作品(《木心谈木心》),却是在言说何谓文学、何谓文章、何谓用字与用词。这可是高难度动作啊,爱书写的人,哪里找这等真货?眼下,隐然而欠雏形的木心研究,似在萌动。《木心谈木心》面世,应是大可寻味的文本,赏鉴木心而有待申说的作者,会留意他所谓“精灵”的自况,所谓“步虚”的自供吗——承老头子看得起我们,提前交了底,以世故论,诚哉所言非人:这是文学法庭再严厉的拷问也难求得的自白啊。
★ 木心先生诗歌代表作:在欧盟各国转悠,飞越大西洋,伦敦消失,法兰克福出现,在空荡的机场大厅、在清洁石子路边摆开的桌椅,在四门敞开的歌剧院,在欧罗巴的景内景外,木心的诗句一句句涌现出来。
“傍晚,歌剧院四门大开,剧场的门也敞开,没有人员主验票,不买票的人不会在剧场里坐下来,后台,也可以随意参观。
“一位俊美的男士带我穿过狭窄的通道,看那几位声乐家一边披戏服,一边吊嗓子。
“画廊主,餐馆老板,咖啡厅领班都一口流利英语。坐在枫树下的木头长凳上,喝微甜的苹果酒,将香香的腊肠送入口中,我决意在此结束这本诗稿,并题名为《云雀叫了一整天》。”
★ 意境悠远、金句纷披的诗篇与箴言。在这里,真正读懂木心。
他说:我愿他人活在我身上/我愿自己活在他人身上/这是“知”
我曾经活在他人身上/他人曾经活在我身上/这是“爱”
他说:生在任何时代/我都是痛苦的/所以不要怪时代/也不要怪我
他说:德国猪脚著名全球/几位德国朋友都说/他们半年也不吃一次/这是很好的哲学命题
《云雀叫了一整天》,木心先生代表作之一,由第一辑(诗歌)与第二辑(短句)组成,收入了《火车中的情诗》《女优的肖像》《伏尔加》等一百余首意境深远、金句纷披的诗篇,逾百行木心式的精彩箴言。在浓郁的情感中,用诗的语言表达自己,任何注释都是多余的。这是木心更具可读性的诗集。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 编辑推荐
★ 木心手订八种封面珍藏版——木心走了,2011年12月21日,在乌镇故宅不远的医院告别一生。由他亲手设计封面的第一辑简体字作品八种,素朴大方,其风格亦成绝响。他早年即为老上海工美人,这八种书,八种色,返璞归真,质感还在,海内外的木迷们青睐已久。
★ 木心经典作品单册盒装书——本盒装书收入木心最早为大陆读者所识的八种经典作品,《哥伦比亚的倒影》、《琼美卡随想录》、《温莎墓园日记》、《即兴判断》、《西班牙三棵树》、《素履之往》、《我纷纷的情欲》、《鱼丽之宴》。弟子陈丹青说,“木心真有这个力量,你稍微一个小时放下自己读它,他会点亮你”。
纸盒平装本“木心作品一辑八种”,共八册,是木心亲自编订的第一批简体字版作品,也是木心亲自手订八种封面的珍藏版。
《哥伦比亚的倒影》——木心亲自编订的第一部简体中文版作品,其中《九月初九》、《竹秀》、《哥伦比亚的倒影》、《明天不散步了》、《上海赋》等十三篇散文,最能体现木心风味。
《琼美卡随想录》——木心亲自编订的散文集。在书中,读者可一如既往地体会木心的“丰沛而娴熟”,他“善用汉赋般的奇字”,以及“在别人说不下去的地方说出别开生面”。
《温莎墓园日记》——木心亲自编订的小说选集。经过年近八十的作者手订,小说集把原来繁体字版《出猎》一小节拿出来(另成为木心其他著作的篇目),把“我”隐得更深,实际上更耐人琢磨了。
《即兴判断》——木心亲自编订的散文选集,同样是沉思生活,体味人生。
《西班牙三棵树》与《我纷纷的情欲》——木心亲自编订的诗集,均分三辑。
《素履之往》——木心亲自编订的散文,及诗意和哲理之类。
《鱼丽之宴》——木心亲自编订的文学答问录,附录童明辑译“木心珍贵的文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