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欧洲首席畅销小说,入围2012年布克文学奖,同名电影拍摄中
★台湾读者表示“很久没有读一本书读到凌晨”、“是一个简单、素朴但会令人深深感动的故事”、“笑泪交织的阅读”
★2013年春季英国最具影响力“理查与茱蒂”读书俱乐部书单第1 名;欧普拉读书俱乐部夏日选书、美国图书馆协会选书;2012年英国最畅销新人小说;《出版人周刊》、《纽约时报》、《泰晤士报》、《嘉人》、《今日美国》等各大媒体高评价推荐
★他以为人生就这么过去了,直到收到那封信
★1个人,87天,627英里
★有关爱的回归、自我发现、日常生活的信念以及万物之美
★这一年,我们都需要哈罗德安静而勇敢的陪伴
哈罗德·弗莱,六十岁,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年销售代表后默默退休,没有升迁,既无朋友,也无敌人,退休时公司甚至连欢送会都没开。他跟隔阂很深的妻子住在英国的乡间,生活平静,夫妻疏离,日复一日。
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信,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她患了癌症,写信告别。震惊、悲痛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
这是哈罗德千里跋涉的故事。从他脚步迈开的那一刻起,与他六百多英里旅程并行的,是他穿越时光隧道的另一场旅行。
★全球热销近800万册、中文版销量逾200万册、感动38国读者的口碑畅销书《一个人的朝圣》作者首部不可思议的魔力治愈故事集!
★七个相互独立又彼此相交的小故事,编织出一个让人倍感力量的小小宇宙。
★精准无误地刺破深刻入骨的情感,这是属于乔伊斯的独特天赋。——《卫报》
★无比真实的小故事让俗常的生活充满魔力。它们让读者哭,让读者笑,让我们觉得自己和人类竟是如此紧密相连!——Goodreads读者Fictionophile
★哪怕眼前一无所有,你也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抚慰,拥抱生活的狂喜。
★致所有独自行走在热闹生活中的你!
一年的最后十四天,仿佛一脚踏入奇异的平行宇宙。
在这里,有一家弥漫着柠檬香气的店铺,里面摆满了形形色色的清洗用具。刷子、抹布、钢丝绒和掸子,一盒盒手套——耐用型、乳胶型、橡胶型、聚乙烯型,还有棉线拖把、橡胶扫帚、普通扫帚、垃圾夹。店铺里盘旋着异样的沉寂。
在这里,有一道 莫名其妙的裂缝,从墙壁一直延伸到地面的瓷砖,宛如一张打哈欠的嘴。风从裂缝中穿过,似乎有一声小小的叹息,飘向了远 方。
在这里,一股变幻莫测的天气向机场移动,动物寄存站里塞了四只猎豹、一只来历不明的山羊、一头驴,还有一只乌龟,停摆的机场上演着一场让人哭笑不得的荒诞滑稽戏。
在这里,雪花仿佛同时从地面升起,又从天空飘落;绵羊正与狐狸配对,耗子在跟虫儿起舞。
一切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悄然交汇。你会发现,世界比现实更庞大;你会发现,自己不是孤身一人。因为,你心里的那种感受,我心里也有。
“别害怕失去生活的勇气,因为它一刻也未曾离开过我们。”
◆畅销处女作《一个人的朝圣》的作者回来了。《书商周刊》
——
这里有两个故事。
1972年,男孩拜伦。十一岁,读温斯顿私立男校,他的未来已经规划好,用正确的口音说话,学到正确的知识,与上等人打交道。之后,进入牛津或 剑桥;又美又寂寞的母亲黛安娜,做着普通家庭主妇该做的事情,却有着不一样的自我。拜伦那么爱自己的母亲,她是他唯一想守护的美好。一次对时间的误解,让生命的轨迹发生了转移。
2014年,吉姆。患有严重强迫症,刚从精神疗养院出院,背负着过去的创伤,最恐惧的是,自己的错误和不完美会对爱的人造成伤害。他怯生生地盼望人生或许还能重新开始。
一个催泪不舍的故事。跨越两个时空,善良、焦虑、不完美却又真实迷人的灵魂,努力在爱中弥补伤害,也终将获得力量,像个英雄一样从黑暗走入光明,从而提醒我们:别害怕失去生活的勇气,因为它一刻也未曾离开过我们。
◆时下经典。它奠定了蕾秋·乔伊斯在英国文坛的地位。《每日邮报》
◆书中黛安娜的角色本身就是完美的,就像《一个人的朝圣》里的哈罗德一样:一个英雄,让人想跟她谈一场恋爱,想要跟她吵架、珍爱她或者训斥她,就像她是个活生生的人。如果有更多像蕾秋·乔伊斯这样的小说家就好了。《每日电讯报》
◆像剥洋葱般,乔伊斯层层递进地揭示出两条故事线的联系,交织出一个动人又透彻的故事。《奥普拉杂志》
◆你会愿意把这个异想天开、透彻的故事推荐给你认识的每一个人。《泰晤士报》
◆你会爱上书中的角色。他们善良、焦虑、有缺陷、有趣而美好。杰作。结论:振奋人心、引人入胜、忧伤但有趣。继《一个人的朝圣》后的一本完美续作。英国Heat杂志
◆乔伊斯总是能用朴素又自然的语言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深刻的情感。《卫报》
◆尽是美好而充满洞见的瞬间。虽然故事悲伤,但作者的一些想法,比如关于时空的有限、大人的失败和孩子的恐惧、我们每个人对自我束缚和自由的责任,温和而真实。《华盛顿邮报》
◆如同《一个人的朝圣》一样,情节发展巧妙圆熟,才华横溢。《出版商周刊》
◆动人而有力量,充满同情心,文风优美。塔娜·法兰奇,畅销书《带我回去》作者
◆以下是阅读该书的三个理由:你会爱上当中鲜活的角色,会因为这本书产生很多疑问,会对生命中注定要发生的错误产生困惑。《心理学杂志》
在《一个人的朝圣》里,65岁的哈罗德,87天行走627英里,只为了一个信念:只要他在走,奎妮就会活下来。
这是故事的另一面,这是奎妮,这里有一个埋藏了20年的秘密,有生命中无数的微小瞬间,有温暖的大手,坐在车里的对话,海上的花园。如何处理痛苦,如何爱,如何休息和放松,如何相处,“因为同一样东西发笑也可以是另一种在一起的方式”。当哈罗德开始旅程的同时,奎妮的旅程也开始了。他们因此各自变得完整。
★触动万千读者的欧洲首席畅销书、布克文学奖入围作品《一个人的朝圣》相伴之作。全系列简体中文销量超过300万册!
我写的不是《一个人的朝圣》的续集,也不是一部前传。我写的这一本书,它和哈罗德•弗莱比肩而坐。我会把这本书称为,一个伴儿。
——本书作者 蕾秋•乔伊斯
★被译为42种语言,发行超90个版本,全球销量超过800万册!
当哈罗德开始旅程的同时,奎妮的旅程也开始了
哈罗德被千万的人爱着,奎妮也一样
★2020勇气新版,特别收录蕾秋•乔伊斯写给中国读者的一封信和
35幅原汁原味英版木刻插图、青年作家、畅销书作者袁田担纲翻译,译文质量上乘,有美感。插画师贺婉娟特别绘制封面,隽永优雅。
★献给每一次对生命微小瞬间的朴素歌唱 对自我的照见 对爱的唤回,这一年,我们都需要她安静而笃定的陪伴。
一条僻静的街道上,有一家唱片行。老板弗兰克,四十岁年纪,母亲去世后,一个人流浪到此,开了这家店。慢慢地,他发觉自己好像有种神奇的能力,总能听出人们内心的烦恼和忧愁,并找到最适合的音乐。不管你经历了什么,都能在这家唱片行 得到倾听和治愈。于是,这里总会聚集各种各样的人,诉说着各自的故事:只喜欢肖邦的男人,身上总有淤青的男孩,爱上不该爱的女子的神父,外表冷酷内心柔软的刺青女孩……弗兰克内心深处也有着从未向他人说起的忧伤。直到伊尔莎出现在这间唱片行,来到他的人生里。这个外表柔弱、内心极有力量的神秘女子,似乎终于拨动了他的心弦。一个关于倾听和感受、因爱选择勇敢的疗愈故事,一首跳动着希望、善意和温情的动人情歌。还有音乐的神奇力量,那入心而浓重的解读,甚至让不懂音乐的人也兴趣盎然。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2013年欧洲首席畅销小说,入围2012年布克文学奖,同名电影拍摄中
★台湾读者表示“很久没有读一本书读到凌晨”、“是一个简单、素朴但会令人深深感动的故事”、“笑泪交织的阅读”
★2013年春季英国最具影响力“理查与茱蒂”读书俱乐部书单第1 名;欧普拉读书俱乐部夏日选书、美国图书馆协会选书;2012年英国最畅销新人小说;《出版人周刊》、《纽约时报》、《泰晤士报》、《嘉人》、《今日美国》等各大媒体高评价推荐
★他以为人生就这么过去了,直到收到那封信
★1个人,87天,627英里
★有关爱的回归、自我发现、日常生活的信念以及万物之美
★这一年,我们都需要哈罗德安静而勇敢的陪伴
哈罗德·弗莱,六十岁,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年销售代表后默默退休,没有升迁,既无朋友,也无敌人,退休时公司甚至连欢送会都没开。他跟隔阂很深的妻子住在英国的乡间,生活平静,夫妻疏离,日复一日。
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信,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她患了癌症,写信告别。震惊、悲痛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
这是哈罗德千里跋涉的故事。从他脚步迈开的那一刻起,与他六百多英里旅程并行的,是他穿越时光隧道的另一场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