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创新之父”克莱顿·克里斯坦森传世管理经典。2020年1月,克里斯坦森教授不幸因病离世。作为他经典作品中的经典,《创新者的窘境》值得所有创业者、企业家收藏和阅读。
◎全球畅销20余年、广受追捧的商界《圣经》,“破坏性创新”理论的开山奠基之作。《创新者的窘境》最早出版于1997年,一直流传至今,其中提出了许多前瞻性的管理思想,是一本不会过时的经典。这本书奠定了克里斯坦森创新大师的地位,他本人也被誉为“当代50名具有影响力的商业思想家之一”。
◎对乔布斯、贝索斯影响巨大的一本书,比尔·盖茨、安德鲁·格鲁夫、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推荐阅读,吴晓波、陈春花、周航 作序推荐。
【内容简介】
纵观全球商业史,不乏许多在叱咤风云中突然倒闭的行业巨头。
面对市场变化和新技术的挑战,这些管理良好、认真倾听客户意见、积极投资技术研发的成熟企业,反而输给了其他采用破坏性技术的新兴企业,并逐渐丧失市场主导权。这就是“创新者的窘境”。
在这本书中,管理学大师克里斯坦森分析了计算机、汽车、钢铁、零售等多个行业的创新模式,并提出了决定企业成败的两个重要概念:
延续性技术和破坏性技术。延续性技术:根据主流客户需求,不断延续或强化产品性能的技术;破坏性技术:满足低端市场的客户需求,或者为了新市场而开发的技术。
价值网络。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关系,包括客户、产品、技术、组织。价值网络决定了企业的能力和局限。
要想避免被竞争对手颠覆,企业必须牢记五大原则,以此决定何时使用哪种技术,何时不盲从于客户,何时转向性能较低、利润空间较小的产品,何时成立独立机构,制定新的流程和价值观。
原则一:企业的资源分布取决于客户和投资者;原则二:小市场并不能解决大企业的增长需求;原则三:企业无法对并不存在的市场进行分析;原则四:机构的能力决定了它的局限性;原则五:技术供应可能并不等同于市场需求。
《创新者的窘境》英文版于1997年出版,此书一出便立刻奠定了克里斯坦森在管理学领域“创新之父”的地位。他曾是比尔·盖茨和安迪·格鲁夫的座上宾,也是政客、商企所尊敬的商业思想领袖。时至今日,破坏性创新理论仍被创业者、企业家奉为圭臬。
《Effective C++:改善程序与设计的55个具体做法》(中文版)(第3版)一共组织55个准则,每一条准则描述一个编写出更好的C++的方式。每一个条款的背后都有具体范例支撑。第三版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是崭新内容,包括讨论资源管理和模板(templates)运用的两个新章。为反映出现代设计考虑,对第二版论题做了广泛的修订,包括异常(exceptions)、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s)和多线程(multithreading)。 《Effective C++》的重要特征包括: ·高效的 classes、functions、templates 和inheritance hierarchies(继承体系)方面的专家级指导。 ·崭新的 TR1 标准程序库功能应用,以及与既有标准程序库组件的比较。 ·洞察 C++和其他语言(例如Java、C#、C)之间的不同。此举有助于那些来自其他语言阵营的开发人员消化吸收 C++ 式的各种解法。
本书是作者二十多年来研究国际政治的部分学术成果和心得。书中既有关于战争与和平理论的思考,也有对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外交的研究;既有对“文明冲突”的论战评述,也有对亨廷顿理论中荒谬的质疑;既有对美国外交思想传统与对华政策的分析,也有对冷战后美国的世界地位探索;即有对苏美争霸的历史教训的总结,也有对中美危机行为的比较分析……全书观点新颖,分析透彻,见解独到,体现作者深深的社会关怀之心。
绝大多数有知识的人今天仍然认为数学是关于物质世界的不可动摇的知识体系,数学推理是准确无误的。这本专著驳斥了这种神话。作者M·克莱因指出,今天,普遍接受的数学概念已不复存在,事实上,有许多相互矛盾的数学概念;但是,在描述和研究自然与社会现象时,数学的有效性却在持续扩大。这是为什么? 全书在非专业层次上探讨数学尊严的兴衰,详细介绍了数学真理的起源、数学真理的繁荣、科学的数学化、数学向何处去等内容。
每一门科学都以客观存在的一定领域内的事物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在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特定领域内去发现这一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从而以这些规律来为社会实践服务。 儿童心理学是一门科学。那么,儿童心理学这门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呢?概括说来,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的科学。
◎ 为什么地球的历史如同一本一章接着一章描述战争的书籍?◎ 人类天生就是战士吗?或者是众神教会了人类如何作战?◎ 外星战神是否应该对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变故负责?◎ 地球上的战争是开始于天空、然后在地球上延续的吗?◎ 天相的变化会不会真的决定地球上人类的未来? 几千年前,地球是一个战场。正是那些诸神借以提高自己权力和威望的战争,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激烈的战斗使生命更早地在另一个星球上出现。【作者介绍】 撒迦利亚·西琴(Zecharia Sitchin)是一位在国际上备受尊敬的作家和研究者,从1976年起,他陆续出版了一部在全球范围内影起巨大反响的系列作品《地球编年史》。这套多达7册的开创性的大书迄今为止已被译为20几种语言出版,印刷近2000万册。在书中,作者结合考古学、古文字学、东方学与《圣经》学的最新科学发现,重新编织并复述了整个人类的历史——尤其是史前地球史和人类史。他提供的证据表明,上古神话并不仅仅是传说或幻觉,而是被我们日渐遗忘的遥远的史实。7册编年史从45万年以前由太阳系中的第12个天体尼比鲁(Nibiru)——亦即被美国航天局(NASA)在1982年发现并命名为第十大行星(Planet X)的神秘天体——上降临地球的外星高智能生物阿努那奇(Anunnaki)对地球的统治开始,中间经历了人类的崛起以及大洪水的灾难,到公元前2023年近东地区苏美尔人的覆灭为止,重构了人类起源与发展的全部历程。作者的观点新颖而极富冲击力,使该系列图书的影响力持继30余年,至今不衰。作为世界上少数能解读苏美尔楔形文字的学者,撒迦利亚·西琴同时也精通希伯来语、塞姆语和欧洲的各种语言。他的研究遍及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玛雅文化等领域,一生致力于人类起源的研究活动。他的研究活动甚至被立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西琴学”。当然,最耐人寻味也最有意义的是,他的研究表明,人类在太阳系中并不孤独,因为在经过了3600年的一个轨道运行周期后,第12个天体即将返回并掠过它也许足以再次影响我们的近地点。撒迦利亚·西琴1922年出生于俄罗斯阿塞拜疆首府库班,在乌克兰度过幼年时代。年长后在伦敦大学攻读过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经济学及神话学等。现居住在美国纽约。
《权力意志》为尼采晚年哲学思想的代表之作,也是尼采最有影响哲学著作,尼采哲学的精髓即是重估一切价值,其“意志”是压倒一切的。正像“德国高于一切一样”,他的光辉与黑暗都是系于这个意志,而这意志又是反辩证法的,尼采主张权力意志是支配世界和人类行为的唯一绝对动因,人生就是权力意志的追求。要了解尼采的哲学思想的伟大精髓,《权力意志》不可不读。
《社会性动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 [Elliot Aronson 1932.01.09]出版的一本社会心理学的著作,它被称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Revue des QuestionsScientifiques的评价)。本书从1972年出版第一版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畅销数千万册,是社会心理学领域内最具影响的著作。作者艾略特·阿伦森是美国心理学会110年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得所有三项大奖的心理学家:杰出研究奖(1999年)、杰出教学奖(1980年)和杰出著作奖(1975年)。
本书的主体部分由三篇精彩的宪法论文与25个司法大案组成,一共28节。这三篇论文是《美国宪法的英国普通法渊源》、《保守的美国革命产生了长寿的联邦宪法》和《美国宪政法治捍卫者:最高法院的九尊护法神》。按照历史发展的轨迹,三篇文章分别扼要论述了美国宪政中的英国因素、美国特征及平稳发展的原因。25个司法大案则主要包括:确立最高法院司法审查权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1803)”、引发内战的“斯科特案(1857)”、结束种族隔离的“布朗案(1954)”、导致总统下台的“美国诉尼克松案(1974)”,以及裁决总统选票的“布什诉戈尔案(2000)”。每个案例自成一节,既有生动的史实叙述,也有引人深思的法理分析。25个案例异彩纷呈,令人回味无穷。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王缉思为本书作序。他在序中说:“本书并没有就法律谈法律,而是用生动的笔触,翔实的资料,描述了法治在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从生根到开花的历程。联邦最高法院的25个故事所揭示的,是一以贯之而又不断发展的一种观念,一种精神。美国宪政的酸甜苦辣尽在其中,让读者去细细品味。”“要研究美国的任何一个侧面,都需要了解美国法律”。作者以对美国问题的敏锐眼光,积20年观察、研究之功力,将学术著作的准确性与通俗读物的可读性融为一体;相信本书的出版不但能使历史学者了解美国历史的宪政之维,也能使法律学者明白任何一个重大案例都是历史的沉淀。 本书的附录部分除了收录《独立宣言》、《合众国宪法》、大法官任期表等一般内容外,还逐条罗列、并简介了写作过程中所用到的网络资源和参考书。另外,书中的前言(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略论)和后记(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也同样精彩。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编辑推荐】
◎“创新之父”克莱顿·克里斯坦森传世管理经典。2020年1月,克里斯坦森教授不幸因病离世。作为他经典作品中的经典,《创新者的窘境》值得所有创业者、企业家收藏和阅读。
◎全球畅销20余年、广受追捧的商界《圣经》,“破坏性创新”理论的开山奠基之作。《创新者的窘境》最早出版于1997年,一直流传至今,其中提出了许多前瞻性的管理思想,是一本不会过时的经典。这本书奠定了克里斯坦森创新大师的地位,他本人也被誉为“当代50名具有影响力的商业思想家之一”。
◎对乔布斯、贝索斯影响巨大的一本书,比尔·盖茨、安德鲁·格鲁夫、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推荐阅读,吴晓波、陈春花、周航 作序推荐。
【内容简介】
纵观全球商业史,不乏许多在叱咤风云中突然倒闭的行业巨头。
面对市场变化和新技术的挑战,这些管理良好、认真倾听客户意见、积极投资技术研发的成熟企业,反而输给了其他采用破坏性技术的新兴企业,并逐渐丧失市场主导权。这就是“创新者的窘境”。
在这本书中,管理学大师克里斯坦森分析了计算机、汽车、钢铁、零售等多个行业的创新模式,并提出了决定企业成败的两个重要概念:
延续性技术和破坏性技术。延续性技术:根据主流客户需求,不断延续或强化产品性能的技术;破坏性技术:满足低端市场的客户需求,或者为了新市场而开发的技术。
价值网络。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关系,包括客户、产品、技术、组织。价值网络决定了企业的能力和局限。
要想避免被竞争对手颠覆,企业必须牢记五大原则,以此决定何时使用哪种技术,何时不盲从于客户,何时转向性能较低、利润空间较小的产品,何时成立独立机构,制定新的流程和价值观。
原则一:企业的资源分布取决于客户和投资者;原则二:小市场并不能解决大企业的增长需求;原则三:企业无法对并不存在的市场进行分析;原则四:机构的能力决定了它的局限性;原则五:技术供应可能并不等同于市场需求。
《创新者的窘境》英文版于1997年出版,此书一出便立刻奠定了克里斯坦森在管理学领域“创新之父”的地位。他曾是比尔·盖茨和安迪·格鲁夫的座上宾,也是政客、商企所尊敬的商业思想领袖。时至今日,破坏性创新理论仍被创业者、企业家奉为圭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