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胖故我在系列:加菲猫4•唯我独尊(全彩完整版)》内容简介:世上有那么一只胖猫,简直就是个全身长毛的食物处理机。整天忙着睡觉、捉弄小狗、痛扁蜘蛛、偷吃主人的食物……不过,他只在一件事儿上极其慷慨——如果你需要快乐,找他准没错!
海报:
《采桑子》是一部讲述民国以来满族贵胄后裔生活的长篇小说,是一幅描摹人物命运、充满文化意蕴的斑斓画卷,是一曲直面沧桑、感喟人生的无尽挽歌。清已降,大宅门儿里的满人四散,金家十四个兄妹及亲友各奔西东:长子反叛皇族当了军统,长女为票戏而痴迷;次子因萧墙之祸自尽,次女追求自由婚姻被逐家门…… 一个世家的衰落,一群子弟的遭际,形象地展现了近百年间中国历史的风云、社会生活的变造与传统文化的嬗变,令人思绪绵绵。
“采桑子”本为词牌,此书名借用之。满族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所著《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曾被梁启超先生赞为“时代哀音”,称其“眼界大而感慨深”,此书亦然。写没落而不颓放,叹沧桑终能释怀,娓娓道来,不瘟不躁,实有大家遗风。其“京味”,较之一般“京味小说”更为浓郁、醇厚,是从生活深层涌流出来的上层老北京的情趣与意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大家小书-乡土中国》作为一件反映解放前夕一些年轻人在知识领域里锰闯猛攻的标本,拿出来再看看,倒另有一番新的意义。至于《大家小书-乡土中国》内容所提出的论点,以我现有的水平来说,还是认为值得有人深入研究的,而且未始没有现实的意义。这本小册子和我所写的《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等调查报告性质不同。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生作用。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概念在这个意义上,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工具。
本书是专论唐律绝作法的,所以将精力全部倾注在分析每首唐诗、每副名联的“声调、格律、意义及句法、字法”及其“诗境之妙”上,故予人启迪尤深。"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人文科学则不然,有许多书是常读常新的。编辑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吴世昌对《红楼梦》的考证,开始于这个批判运动奏凯之后。他以讲学之暇,穷数年之功,运用他精通的考证学而不是他所不熟悉的主义,就当时可能见到的抄本和相关资料,爬罗剔抉,分析比较,完成了一部考证报告《<红楼梦>探源》(后简称《探源》)。此书按照他所考察的五个步骤分为五卷,即抄本探源、评者探源、作者探源、本书探源和续书探源。书以英文写成,1961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探源》的中文版,先生生前翻译了一半,未竞的部分是補譯者受命补译的,在20世纪90年代末面世。讀者现在看到的这本书,是《探源》的节本,略去了基础性研究(对抄本、评语的对比分析)部分,直接进入对评者、作者、全书故事结构的考察。
《大家小书:名篇词例选说》赏析了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等词人词作。作者结合时代背景、词人生平,梳理中国古典诗词的情致,深入分析词作幽渺的意境,直探词人之巧心,作品时时闪现的真知灼见足以启人心智,并带给读者美感的享受。
《大家小书:名篇词例选说》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其实,篇幅大小也是相对的,一部书十万字,在今天的印刷条件下,似乎算小书,若在老子、孔子的时代,又何尝就小呢?
编辑这套从、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
《大家小书:三国史话》帮助人们廓清《三国演义》对历史的误读,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三国。作者分析文学和历史的问题,认为文学需要刺激和感情满足,扑风捉影势在必然,而历史却要真凭实据,谨慎从事,来不得半点马虎。因此主张透过史料的表面,探求历史事件的本质,从而了解历史事件的真相。譬如开篇讲“宦官”和“外戚”,作者正本清源,深入分析了“宦官”的历史渊源,理清人们一些认识上的错误。《大家小书:三国史话》史料扎实而精确,历史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叙述清楚,见解独到而精辟。
在历史研究和传播中,一提到通俗历史的写作,一些人总显得不屑一顾,认为那是低档次的市井间的事,他们更乐于撰写研究专著。不可否认,学术研究对于推动历史学发展至关重要,阅读高水平的研究专著也令人愉悦的事。但是,眼下所见到的一些论著,装腔作势,文字晦涩,味同嚼腊。不少论著是为了评职称、图名利而拼凑出来的,被人们气愤称之为文化垃圾!试想,对历史没有研究,谈何学术著作?故弄高雅,语言难懂,谈何文化传播?
历史的生命力在于让更多的人知晓;在于让更多的人通过学习历史得到启迪,做好工作,走好人生路。历来许多历史学家在自己精深的研究基础之上,也乐于撰写通俗性的历史读物,普及历史知识,使人们受到教益。史学大家吕思勉就是一位通俗历史读物的写作高手。
吕思勉大半生以教书为业,教学之余,笔耕不辍,他撰写过通史、断代史、专史和大量的史学论文、史学札记等,著述总量超过一千万字。其中《三国史话》是吕思勉留给后人的一部通俗历史读物。此书语言流畅,娓娓道来,极具可读性。吕思勉对汉末三国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他将研究心得以通俗的语言展现出来。如对董卓扰乱朝纲、曹操势力的兴起、曹、袁矛盾的发展等问题都提出了个人见解。
众所周知,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家喻户晓的一部古典小说,其事件、人物不乏虚构情节,而吕著《三国史话》是通俗、严谨的史书,作者没有演义,更没有戏说,读来可信。两书相较而读,人们可以从不同不同角度领略史学和文学的魅力。
《汉化佛教与佛寺》主要内容简介:编辑“大家小书”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本册《汉化佛教与佛寺》为该丛书之一。《汉化佛教与佛寺》由白化文编著。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古代诗文中常见的古人的服装和佩饰、饮食和器皿、宫室和起居、车马与交通作了介绍。
编辑推荐
王力先生是罕见鲜有的全面的汉语语言学大师,深入研究历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创立汉语史学科;深入研究汉语音韵学和汉语诗律学,深入研究现代语法和语法理论,深入研究汉字改革,所有领域的有关成果足以深深影响当时、现在和未来。——马庆株
内容简介
《古代汉语常识》是王力先生生前若干文章、讲话的结集,包括《古代汉语常识》《中国古代的历法》《文言的学习》等十篇。在书中,作者用较为通俗的语言解释了古汉语的语法现象、古代历法知识、汉语语音与词汇的发展变化、文言文的学习方法等问题。本书文风清通简要,不搞繁琐考证,以面向大众读者、普及汉语知识为目的,适合大中院校学生及古典文化爱好者认知、了解、学习古汉语的需求。
我国造园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中树立着独特风格,自来学者从各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各抒高见。陈从周文章如晚明小品,清丽有深味,不可草草读过;又如读词,文中皆诗情画意也,更不可草草读过;又如听柳麻子说书,时作醒人醒世语,时作发噱语,然皆伤心人,或深心人语也。
《中国史学入门》由顾颉刚的史学讲义整理而成,内容包括:中国民族史概要、经书、子书和战国古书、杂史、经学、汉学等。
《唐代社会概略》被公认为20世纪中国学术界问世的*部关于唐代社会史研究的专著,与陈寅恪稍后所著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同称为唐史研究双璧,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黄现璠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分四章二十节,主要论述了唐代社会的阶级、风俗、借贷和交通等几个方面的概貌,其中“阶级”一章介绍了贱民、娼妓、劳动者、贵族、坐食者等不同阶层。由于该书有关唐代社会的历史资料非常丰富和黄现璠“史眼向下”的新史观与众不同,因而受到史学界的首肯,被誉为20世纪中国学术界问世的*部关于唐代社会史研究的专著,成为当时“新史学”于社会生活和社会构造研究实践课题的先声之作,至今仍然受到唐史研究学者的重视。
本书半数文章首次出版,使生活充满诗意。
本书是选取浦江清论述诗、词、曲、剧的文稿汇编而成,主要是讲稿,也有几篇深入浅出的专论。本书分为三部分,分别讲述了中国诗歌体制的发展变化、作家介绍、作品赏析,都是按照时代先后顺序排列,基本涵盖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全貌,可使读者增进文学修养,陶养性灵。
怎样才能既出色地完成工作,又快乐地享受生活?本书向你介绍了让工作变得更加轻松自如、事半功倍的方法。小强的经历为万千职场人士提供了游刃于职场的范本。小强的方法适合各种工作层面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所有人士,即使对于家庭主妇和学生,也会使他们受益无穷。
没有严肃、刻板的说教,而是利用小说式的叙事手法,穿插图表和小贴士,完整真实地记录了小强学爿、升职过程中的经验和感悟。一边读小说,一边学习、实践小强的理念和方法,用不了几天,你就能成为工作的主人、职场的强者,最终成为完全掌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人。
书中所收的文章是1944年李霁野到四川白沙女子师范学院任教前后为学生们所做的演讲集,围绕读书与生活、爱的艺术、大自然的乐趣等娓娓道来,以渊博的知识、丰富的人生体验以及对生活的温暖热爱之心,就青年人关心的种种人生问题畅谈所想,对一代一代的青少年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此次再版增加附录七篇,更丰富了李霁野的教育理念和人生智慧,对当下青少年的成长是十分生动有益的谆谆教诲。
《红楼小讲》是周汝昌为普通读者讲解《红楼梦》的二部作品。主体部分曾连载于报纸副刊,结集成书后,颇为各界读者喜爱。再版后,作者特为新版撰作小序,增写数篇讲《红》小文,并补入2000年在北京大学的演讲整理稿《(红楼梦)与中华文化》一文。全书深入浅出,对《红楼梦》的人物、故事及前呼后应、手挥目送的笔法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精当的解说点评,尤其是对《红楼梦》的主旨、精神,再三致意,是一部可以引领普通读者了解、体悟《红楼梦》真谛的入门读物。
作者以“狮子搏兔之力”历时数年写就,评论客观公允,颇具深刻性和渗透力,剖析诗人的人格和品性,堪称深入了解韩愈和柳宗元的*读本。
体味古文宗师韩愈和柳宗元的文章内髓
感悟士人在政治与文学之间的品格与沉浮
名人推荐
父亲当年的评论是客观公允的,是真正了解诗人的人格品性的。也正因了父亲那些文史随笔中的随处可见的点睛之评,更增添了他的文字的深刻性和渗透力。 ——金文男
韩愈、柳宗元为中唐文坛的两大巨擘,二人合作推动的古文运动、波澜壮阔、唯陈言之务去,一洗雕琢骈俪的六朝文风,文起八代之襄。 诗作方面,韩诗诡奇、跌宕、后世以为晦涩,然亦另辟蹊径,骨力尽现;柳诗清高、幽远,将山水诗发扬光大,成一代的风流,亦世无异议。 本书即以诗作为主,贯串韩、柳的生平事迹、升沉起落,以简短有力的篇幅,缕缕细述,力求重现诗人的人格面貌。
【理解古代士人交接之道 学习传统书信礼仪规范】
【古代士人是如何写信的】
本书为学习文言尺牍而写,取材以实用平浅为主,雅俗共赏。每篇尺牍后均附有注释和译文,可令读者无师自通。本书按性质分为四类:请求类、陈叙类、人事类、交际类。书后附有称谓、套语,读者可参照使用。
本书称得上是一本“大师小书”,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在本书中,染思成先生以随笔的方式,漫谈中国的建筑与城市规划,话题性强,文笔优美,深入浅出。本书的上编“拙匠随笔”收入梁先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多篇建筑科普作品,寥寥数语,解释清楚了建筑学是什么、建筑师是怎样工作的等来自公众的疑问,并饱蘸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撰写了“祖国的建筑”“中国建筑的特征”“建筑与建筑的艺术”等文章,阅读这些文章,一个伟大的建筑学家跃然纸上。本书中编“城市与规划”收入了梁思成在城市规划领域有代表性的几篇名文,如具有历史价值的“市镇的体系秩序”“梁陈方案”“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等,集中体现了梁思成从1946年至1951年在城市研究领域的学术创见,这几篇文章所提出的问题,例如北京城的规划、北京城墙的是否应拆除、人居环境等,在当时的思想界掀起了轩然大波,梁思成所提出的问题因为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所产生的后遗症在此后的数十年屡屡成为北京规划的瓶颈,也一次次成为学术界和思想界进行深入探讨的话题。本书的下编收入了梁思成的一些难以归类的文章,其中“致东北大学建筑系毕业生信”“清华大学营建学系学制及学程计划草案”“闲话文物建筑的重修与维护”等文章,从中可以看到一个虽在现实中屡屡碰壁,却不改赤子之心的建筑教育家的本色。
《天道与人文》作者竺可桢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一位卓越的大学教育家,《天道与人文》所收文章,主要依据《竺可桢文集》,部分依据《竺可桢文录》《竺可桢科普创作选集》《物候学》《看风云舒卷》等书,多数是竺可桢长篇大论中与文史知识相关的精彩节选。
阅读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好比入山探胜,五岳三山,风光各异,横峰侧岭,角度不同,如果有熟悉情况的导游指引讲解,能更充分地领略山中美景。这本册子所收三十九篇小文,都有关唐宋词欣赏方面的作品。《唐宋词欣赏》是词学大师夏承焘先生的名作,是专为广大诗词爱好者和普通读者写的普及性读物。书中阶介绍词的基本常识之外,重点品评赏析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唐宋词名篇的创作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讲解深刻的细腻而又浅近亲切,妙趣横生,读来如亲聆大师指授,对提高诗词鉴赏水平颇有帮助。
本书分为九章,每章分四至五节。
第一章"二千年的鸟瞰",是总论。第二章"在万人之上的人",说政权,从皇帝、皇室到外戚宦官。第三章"一种特殊职业--做官",畅论两千年来官僚政治、封建专制政权的两个轮子之一。第四章是另一个轮子,武力,标题为"又一种特殊职业--当兵"。第五章"一切寄托在土地上",谁养皇室、养官僚、养军队呢?是农民,又出谷,又出钱,又出力。可是报答呢?是千灾百难。忍受是有限度的,到了饱和点,便爆发了农民战争,第六章的标题是"大地的撼动"。第七章"不安静的北方边塞",指出了历史上的对外战争,有的是侵略的,更多的是被侵略,不论前者后者,受苦难的总是人民。当被侵略的时代,"当胡骑踏进中原的时候",第八章的内容是儿皇帝和贰臣,是南渡君臣轻社稷,是不死的人民力量。儿皇帝出卖了民族,人民解放了自己。最后一章是"逃不了的灭亡命运",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内部所包含和外面所遭遇的各方面的困难和危机,内在的矛盾发展,决定了灭亡的命运,"历史又一度证明了统治者无论用怎样顽强的努力来守旧不变,但客观的形势,人民的力量终究会变掉了它"。
沈祖棻先生的《宋词赏析》一书出版于1980年,当时我是用六角四分钱买到的。书中《北宋名家词浅释》部分是我最爱读的,据程千帆先生撰写的“后记”说:它“是一部没有写完的讲课笔记”。当初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们提出:“宋词不大好懂,特别是婉婚派的艺术表现手法方面,同样,古代词论家对于这些词的批评也不大好懂。”于是,沈行生便根据他们的需求开了课,侧重于讲解婉约派词人词作的艺术技巧和一些词论。
《诗词格律概要》虽然比《诗词格律》简单,而且基本内容也相同,但还是有它的特色。有些地方比《诗词格律》还要详细,例如,在讲平仄的时候,举出了常用的古代入声字,以便于没有入声的方言区的读者掌握平仄。有的地方和《诗词格律》有所不同,例如,把拗救分为两种情况:大拗必救,小拗可救可不救,这也是为了使读者能更好地掌握诗律。还有一点不同的,《诗词格律》用了不少毛泽东的诗词来分析诗词格律,而《诗词格律概要》用作分析的依据的全部是古典诗词。
“大家小书·译馆”是北京出版集团人文精品丛书“大家小书”外国文化板块,秉承“大家小书”的理念,不忘“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的初衷,精选有代表性的外国文化的优秀读物,名作名译,相得益彰。《西西弗神话/大家小书译馆》是“大家小书·译馆”之一种。《西西弗神话/大家小书译馆》是享誉世界的一部哲学随笔集,曾是战后一代青年的床头书。原书的副题是“论荒谬”。在加缪在的哲学思想中,“荒谬”不是结果,而是作为起点来提出的。他从荒谬这个前提出发,对心灵进行探索。加缪的荒谬实际上是一种感受,荒谬取决于人和世界,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联系”。人一旦在平庸无奇、习以为常的生活中提出“为什么”的问题,那就是意识到了荒谬。人所生存的世界是希望的对立面,而人自身中又深含着对幸福的渴望。既然我们面对的是无情无义的荒谬的世界,那么,荒谬是否就必然要引出自杀的结果呢?在加缪看来,没有任何一种命运是对人的惩罚,只要竭尽全力去穷尽它就应该是幸福的。这正如西西弗的命运,他受到诸神的惩罚把巨石推上山顶,但巨石由于自身的重量一次次滚落山脚,西西弗又走下山去,重新把石头推上山顶。
《崔玉涛:宝贝健康公开课》是超人气儿科医生崔玉涛大夫在《父母必读》杂志写作专栏《崔大夫诊室》10年的集大成之作。《崔玉涛:宝贝健康公开课》的内容分为宝宝的营养、常见病和护理三大部分。通过一个个诊室真实案例的分析,细致入微、深入浅出地将养育的要点娓娓道来,同时传播国际最前沿的养育知识,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养育观。
本书是朱光潜先生在82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晚年心血之作,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深入探讨了美学、艺术、文学中的美和美感、审美范畴、形象思维、文学创作及人性论等一系列问题,对打破左的教条主义,冲破文艺创作与美学的一系列禁区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学习美学与文艺创作的重要参考书籍。
内容提要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末,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大清国甲午战
败,列强瓜分中国之势已成,公元1898年,英国殖民主义者乘机胁迫软
弱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这是继1842年的《南京条
约》、1860年的《北京条约》之后,中、英两国在香港问题上签订的第三
个不平等条约,从而完成了英占香港、九龙、“新界”的“三部曲”,中国
在香港地区完全丧失主权,中华民族蒙受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奇耻大辱。
本书正面展现了“香港拓界”那一页惨痛的历史,通过京师举人易君
恕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亡命香港的坎坷人生经历,以及与“新界”爱国志士
联合十万乡民奋起抗英保土而惨遭血腥镇压的悲壮义举,谱写了一曲中
华民族抵御外侮、宁死不屈的慷慨悲歌。
1984年中、英两国发表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政府向全
世界庄严宣布,定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百年国耻,一
朝雪洗。作家霍达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激情投入了本书的创作,并
远赴香港深入生活,搜集素材,查阅历史资料数千万字,采访各界人士数
百人次,反复实地踏勘历史遗迹,在充分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运用多
种艺术手段,潜心结构,历时三载,完成了这部呕心沥血之作。
作家以浓烈的爱国激情,真实、生动、形象的笔墨,着力塑造了易君
恕、邓伯雄、邓菁士等爱国志士的英雄群像,对英国牧师林若翰、清朝总
理衙门大臣李鸿章、两广总督谭钟麟、港督卜力、辅政司骆克、警察司梅
轩利等各色人物的刻画亦各有独到之处。全书充盈着苍凉悲壮的史诗感,
谋篇恢宏,剪裁缜密,结构紧凑巧妙,情节起伏跌宕,文笔凝重典雅,是
近几年来长篇小说创作中的佼佼者。
《补天裂》出版之际,正值香港回归祖国、十二亿人民“炼石补天”之
时,国人捧读此书,蓦然回首上个世纪惨不忍睹的历史,更有其震撼人心
的现实意义。
暂无简介
本书对三国前后一些著名的人物和事件进行了点评,包括“曹操心事”“三国风云”“绝代美女”三大部分。作者史力深厚,根植于“论从史出”的传统,所谈又多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题目,于细微处着墨,却总能涉笔成趣,评品古今得失。
《大家小书:闲坐说诗经》为“大家小书”之一种。《大家小书:闲坐说诗经》围绕《诗经》生发的主题,从小切口入手,时或穿插对上古典章制度的疏解,时或拈来后世之作以为纵向联系,由此及彼,小题大做,娓娓道来。忙里偷闲之际,随手开卷,契思会心,读者可以感受中国古典诗词悠远缠绵的韵味意境,亦可以体会作者轻裘缓带般的雍容自信。更仿佛与千百年前的诗人促膝对话,连通了中国文化的血脉。
《大家小书:闲坐说诗经》用漫话的形式,将诗人的生命历程、作品的内涵与诗艺表现作为叙述重点,着重艺术性、故事性和趣味性。全书包括的这些短文,每篇处理一首诗,或一个特定事件。各篇分读可以体味作品的精华,合观则可得诗人的身世与人格。既是非常好的文化小品,也是学术小品,很适合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影响极其深远。《闲坐说诗经》以风趣流畅的笔调,介绍了《诗经》中的典型诗章、相关背景,以及历代关于《诗经》问题的种种议论。《闲坐说诗经》内容丰富,深入浅出,饶在趣味。
《张召忠说军事① 史说岛争》是一部资料翔实、文笔精练、结构清晰的军事专著。作者站在历史客观的角度,以亚太国家的岛屿争端为核心,以历史史实为纵轴,以岛屿主权、现代海洋观为横剖面,运用科普知识的写法,采取讲故事的形式详细叙述了古今中外大量证据确凿的历史事实,引证了国际国外许多关于应对岛屿争端的理性认识和法律条文,最后得出自己在“捍卫国家主权原则”及“维护国家主权措施”方面的独到见解,以此引导广大军事迷对岛屿争端进行理性分析并深入思考。其中专门对国家主权,以及对中国领土、领海和领空等概念的内涵外延进行了浅尝辄止的剖析,并把隐含在其中的“主权与和平”理念进一步细化到对“岛屿主权”的战略思维中,借此唤起广大仁人志士在国家安全、国家主权、国家发展等方面的思考和作为,具有巨大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
作为语言学家的周有光,新世纪后的关注点有所变化,他更关注整个社会常识的匮乏现状,因此写了很多有针对性的短文章,广泛涉猎历史、文化理论、思维等等领域。本书编者从周有光关于文化理论的文章中精选出10万余字,并精心做了导读。这本书中包含了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文化的衰减与创新、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等五个部分的内容。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涉及现代社会的基本知识,涉及与曾经形成、塑造我们的观念、立场息息相关的文化内容。通过他的讲解,我们有可能体会到我们已有的知识需要怎样的改造和更新,我们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我们需要具备何种资质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自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重新面世。随即,因藏经洞大量珍贵古代写本流失海外,一门代表“世界学术新潮流”的敦煌学迅速形成,而国内学者却寥若晨星;至于远赴欧洲寻访敦煌写卷的仅数人而已,之中就有姜亮夫先生。
姜亮夫先生不仅是第一位撰写普及敦煌文化与敦煌学知识读物的名家,也是第一位在高校开办敦煌学讲习班的大师,这本《敦煌学概论》就是根据他在1983年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是我国第一本讲述敦煌学的简明教材。姜亮夫先生从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来评述敦煌学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价值,又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敦煌文献与艺术品的丰富内容,讲授了如何研究敦煌写卷的方法。一本不足八万字的小书,其内涵之丰富,学问之广博,感情之充沛,均非一般的高头讲章之所能及,也决不亚于一些煌煌巨著。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本小书是姜先生一生教学与研究敦煌学的结晶,也是他治学精神与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
带着创作的想象力,以美文写学术
欣赏日常生活诗化的陶渊明
朱自清作序,沈从文、叶圣陶推荐
此书虽小,却不啻为后人开启法门,点上明灯。……这本小书,不独可作为专门读物,且可用来当纯文学的作品看……晚近写散文的人,能于绵密深厚、委曲周至中得疏宕空阔之趣者,除萧先生外还真不多见。……全书文笔之优美,这也是应该大书特书的。
——吴小如《读萧望卿著〈陶渊明批评〉》
萧望卿所著《陶渊明批评》一书是用现代文艺批评理论研究陶渊明的标志之作。它由沈从文托李健吾向叶圣陶推荐,1947年开明书店出版,内容分四部分:朱自清作序;陶渊明历史的影像;陶渊明四言诗论;陶渊明五言诗的艺术。这该书在解放前一版再版,解放后没有在大陆内印刷过。但在台湾截止到上个世纪70年代曾经印刷过六次。这次出版另附录了作者晚年写的赏析陶渊明《停云》《时运》《答庞参军》的三篇文字,全面呈现了萧望卿对陶渊明的研究和理解。
在笔法上,萧望卿秉承朱自清的写作风格,清晰流畅,文采飞扬,学术图书如此之美,是少见的。吴小如曾写书评评论说:“此书虽小,却不啻为后人开启法门,点上明灯。……这本小书,不独可作为专门读物,且可用来当纯文学的作品看,即此已足证‘文学批评’也应该符合于‘文学作品’的条件与标准。晚近写散文的人,能于绵密深厚、委曲周至中得疏宕空阔之趣者,除萧先生外还真不多见。……全书文笔之优美,这也是应该大书特书的。”为了见这种师承,本书又附录了朱自清谈陶诗的三篇文章。这本书的核心正是朱自清所提炼的“日常生活的诗”,陶渊明如何缔造了诗化的日常生活。
时过境迁,该著关于陶渊明的历史影像,今天有不少更详尽的研究成果;但就从四言、五言的语言风格和文化所指上详加比较,断定五言诗更适合陶渊明的人格魅力,代表着陶诗最高成就,洵然可谓定论。其论证的方法,直有新批评的味道。从本书所引瓦雷里、白璧德等人诗歌观念来说,这的确是老一代学人建立新诗学观的一个努力。
暂无详细内容介绍,四海清单 MKList.com
这本小册子里的文章写得很漂亮,可以作小品文来读,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符合知堂关于小品文应该具有的质素,说到底还是大家的手笔,所以,虽是小书,反映出来的学识却是大的,这是当代的学者之流断难企及的。
《论雅俗共赏》最早是由观察杂志社于1948年上半年出版的,应该是佩弦师生前的最后一本书。书中共收文章十四篇,有三分之一是谈诗歌的,主要是谈朗诵诗。先生早年创作新诗,晚年多写旧体诗,是宋诗一派。但先生一直关注新诗的发展前景,故晚年常写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文章。先生对新诗创作者有个基本观点,即诗歌语言固然应当通俗易懂,明白如话;但更主要的是新诗必须有节奏。盖中国传统诗歌与音乐有密切关系,而“节奏”是从音乐来的;尽管新诗已脱离了音乐,却不能没有节奏。既称为诗,总要读来能琅琅上口,因此节奏是不能缺少的。这本书中谈诗歌的文章大抵从不同角度来阐释并论证这个观点。
《大家小书:文言津逮》内容简介:“津逮”的本意是由渡口坐船到达目的地,后来用来比喻为学的门径。“文言津逮”,也就是文言入门,是一本讲解怎样学习文言的书籍。图书分为十节,从文义、读音、典故、名物、方法等方面分别论述,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其规律。对于中学语文教师,以及初学文言并力图系统把握文言日后有所精进的人来说,《大家小书:文言津逮》平易近人,切中肯綮,可谓学习传统文言的一位良师益友。
20世纪哲学的特征在于包罗万象的哲学思潮的产生和各个层面理性批判的极端化,作者将这些事件串联起来,共同勾画出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哲学各流派之间既林立又互相依存的状态,提请人们注意在这样对立又互补的交锋中寻找新的思想维度。
革命性的历史事件以及自然科学的诸多发现对于理解二十世纪哲学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以此为背景,托马斯·伦奇向读者展现了现当代哲学上的几次高峰——从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批判到海德格尔的本体论批判,再经由阿多诺的物化批判直至深受法国哲学家影响的后现代。
这本书试图展示,在貌似相互对立的理论流派之间,始终存在一种互补性的关联,并且不断影响着其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不仅如此,人类在经历了理性的成长及理性的自我批判之后,面对各执一词的纷争,依然能够从中找寻出冲破局限性的新的维度与视角。
由德国著名哲学家撰写的关于20世纪哲学的普及读物,深入浅出的小书,适合大众阅读。
除了宗室王公之外,生活在老北京内城中的,更多的是普通旗人、平民百姓。本书走访了印嘉佑、傅耕野、吴定寰等人,运用口述史料与文献考证相结合的方式,将男性视角下老北京内城吃喝玩乐、花鸟鱼虫、饮酒唱戏、斗鸡走狗、比拳掼跤、走会拜祭等“京味儿”文化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而在采访对象的选择方面,作者并不局限于旗人,也包括少数汉人,这使得本书的内容更加精彩、充实。
魏王朝是仅相传五代、历经四十六年,随后禅位于晋的短命王朝。从汉到魏晋朝代更迭,“禅让”让谢幕的前朝皇帝依然在世,依次洗净铅华,静观一幕幕历史大戏“你方唱罢我登场”。
《曹操残梦》没有以蜀汉为正统来写,曹操不是篡逆者,司马懿只是为了明哲保身不得已而积聚力量。没有白脸的反派人物,推理与史料糅合在一起,把三国故事复原为彩色的神韵丰满的人物与场景,历史也就此流淌开来,进入这个色彩缤纷、波澜壮阔的时代。
《佩利·罗丹科幻系列.永生者》故事情节紧张曲折、动人心弦,悬念一个接着一个,内容新奇,含有较多的科技含量,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如人类的星际航行等)。文字通俗易懂,在描写方面具体、形象,没有故弄玄虚的冗笔和抽象的哲理思辩,适合成人科幻小说爱好者和青少年阅读。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我胖故我在系列:加菲猫4•唯我独尊(全彩完整版)》内容简介:世上有那么一只胖猫,简直就是个全身长毛的食物处理机。整天忙着睡觉、捉弄小狗、痛扁蜘蛛、偷吃主人的食物……不过,他只在一件事儿上极其慷慨——如果你需要快乐,找他准没错!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