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简介
不付钱!不付钱!
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
该扔掉的夫人
他有两把手枪,外带黑白相间的眼睛一双
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
《少女西丽亚》(1931)主要叙述了古斯塔和西丽亚父女两代人不幸的经历,塑造了西丽娅这个纯洁、善良、美丽而不幸的少女形象。有钱人家的少女西丽亚在父母双亡后出外帮工,屡遭欺凌和误解,被爱人抛弃,最终贫病交加而死。作品借助对少女西丽亚一生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展现了芬兰农民在资本主义工业冲击下江河日下的悲惨情景。把西丽亚一生中经历的家族悲剧、道德悲剧、爱情悲剧和政治悲剧主要归之于这种严重的人性扭曲,从而对罪恶的芬兰社会进行了愤怒的控诉。西丽亚也由此成为芬兰理想女性的化身。
1939年“由于他在描绘两样互相影响的东西——他祖国的本质,以及该国农民的生活时——所表现的深刻了解与细腻艺术”获诺贝尔文学奖
本书收入蒙氏代表作品158首, 包括《乌贼骨》、《生活之恶》等名篇,有诗人的散文、自白等。
《创造的进化论》是柏格森的代表作,书中论证了“生命冲动”的理论和直觉主义方法论,并对之前的进化论哲学体系作了批判。《创造的进化论》的出版标志着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成熟。
本书收入作者创作的组诗:《荒原和爱情之歌》、《生与死》、《弗里多林的乐园》、《达拉那风情》等10篇。
特奥多尔·蒙森是德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一位划时代的学术巨擘。1902年,瑞典文学院主要由于他的“里程碑著作《罗马史》既有完整而广泛的学术价值,又有生动有力的文学风格“而授予这位”现存的最伟大的历史写作艺术大师”诺贝尔文学奖。
蒙森(1817-1903)自幼爱好古罗马历史,获法学博士后,曾赴意大利考察三年,五卷本巨著《罗马史》(第四卷未完成,1854-1885),是他30年心血的结晶。他以渊博的学识和民主主义观念,深入烛照了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光辉地位的罗马社会,全面展观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风貌。作品光华四射,文笔洗练,戏剧色彩强烈,人物形象鲜明。被蒙森抨击进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曾手摔此书对作者说:“尊著我拜读再三,你看,封皮都快磨破了。”
本书选取《罗马史》最精彩独立篇章,使我国读者得以第一次领略这部杰作的风采。
本站基于Calibre构建,感谢开源界的力量。所有资源搜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Github | Docker | Project
暂无简介